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本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下列对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仁人没有喜悦也没有忧愁。B.古仁人做官不是为君主分忧。C.要先让天下人无忧后让天下人快乐。D.希望滕子京能效仿古仁人先忧后乐。 答案:【答案】【1】岳阳楼记 范仲淹【2】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D【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著名作家和作品的常识识记和阅读理解。用心研读经典作品,了解作者、朝代、作品的地位等,平时加强归纳与积累,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此文段出自《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2】翻译句子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有: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3】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地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故D项正确。翻译: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