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法 

九年级(初三)试题

小华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 灯丝电阻约为)、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 (1) 请将图甲电路补画完整;
  2. (2) 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此时小华(填“能”“不能”)确定电路一定存在故障,理由是
  3. (3) 确定电路正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某个位置,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两端的电压V,要测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移动;
  4. (4) 完成实验后,小华又设计了另一种测额定功率的方案,如图丙所示,是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将开关S1拨到触点(填“a”或“b”),移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读出电压表示数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2,△ABC内接于⊙O,∠ACB=135°,则AB=

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铁、钴、锌、钛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 健康人体内血浆的pH范围是7.35~7.45 C .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D . 人体中缺乏碘元素或碘元素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如图所示,小明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每次引体向上身体上升的高度为握拳时手臂的长度。已知小明的体重为500N,握拳时手臂的长度为0.6m,完成4次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为10s。求:

  1. (1) 小明完成引体向上运动时的能量转化为
  2. (2) 小明完成1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
  3. (3) 10s内小明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 (1) 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的溶液。
  2. (2) 要将t3℃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填一种即可)。
  3. (3) 将t2℃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标注的尺寸,如果物体AB的高度为18cm,那么它在暗盒中所成的像CD的高度应为cm

图片_x0020_10001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zhì

ǎi

惆怅

浮光

朝暮暮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 (1) 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①表示的是,②表示的是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的 C . 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 (3) 下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② 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

    ③ 氧元素和钠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北京冬奥会主题是“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火炬“飞扬”中的燃烧 B . 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C . LED屏幕发光 D . 冰立方破冰成环
把一个小球以20米/秒的速度竖起向上弹出,它在空中的高度h(米)与时间t(秒),满足关系h=20t-5t ,当小球达到最高点时,小球的运动时间为(   )
A . 1秒 B . 2秒 C . 4秒 D . 20秒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奥运会中有马拉松长跑的运动项目,这一运动项目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渊源(  )

A .   希腊内战 B . 希波战争 C . 斯巴达克起义 D . 亚历山大东征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意义正确的是(  )
A . 2H:2个氢元素 B . O2: 2个氧原子 C . Fe2+:—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 . 2N2:2个氮分子
小李和小红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缓慢提起重物时所需竖直向上的拉力F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不同物体缓慢提起,分别测出物体所受重力G和所需拉力F的大小,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更换滑轮,重复实验,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二、表三中.

表一:G滑轮=1.0牛

实验

序号

G

(牛)

F

(牛)

1

2.0

1.5

2

2.5

1.8

3

3.0

2.0

4

4.0

2.5

表二:G滑轮=2.0牛

实验

序号

G

(牛)

F

(牛)

5

2.5

2.3

6

3.0

2.5

7

3.5

2.8

8

4.0

3.0

表三:G滑轮=3.0牛

实验

序号

G(牛)

F(牛)

9

4.0

3.5

10

5.0

4.0

11

6.0

4.5

12

7.0

5.0

  1. (1) 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F与G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的F与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缓慢提起重物,物体的重力G相同,滑轮的重力G滑轮越大,所需竖直向上的拉力F越大.
  3. (3) 小李同学分析比较各组数据中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得出结论:使用动滑轮沿竖直方向缓慢提起重物,可以省力.
  4. (4) 小红同学认为小李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规律,原因在于:
下列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 . 稀硫酸不慎进入眼睛,应立刻用大量的水冲洗,并不断眨眼睛 B . 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 . “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 . 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

小明对新型LED灯带很好奇,取一段剖开后发现,灯带中的LED灯串联后通过电源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的,他取下其中一只LED灯接在一节电池两端没有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亮了,用手试摸,点亮的灯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是(  )

A . LED灯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B . LED灯应用了半导体材料 C . 灯带中一只LED灯断路后其他灯还亮 D . 单只LED灯工作电压是220V

如图,在△ABC中,AB=AC=4cm,∠BAC=90°.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1cm/s,当点P到达点B时,P、Q两点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四边形APQC的面积为ycm2

(1)当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2)①求y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②当t为何值时,y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多少?
(3)设PQ的长为xcm,试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下列化学用语中的“2”能表示“2个原子”的是

A . 2H B . 2H2 C . 2Na D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4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

  1. (1) 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点A,B的坐标;
  2. (2) 点C(t,3)是抛物线y=ax2﹣4ax+3a(a>0)上一点,(点C在对称轴的右侧),过点C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D.

    ①当CD=AD时,求此时抛物线的表达式;

    ②当CD>AD时,求t的取值范围.

良好的教育能够提高人口素质,充分的社会保障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表明,加强社会建设有利于(    )

A . 解决社会矛盾 B . 化解社会风险 C . 提高社会发展活力 D . 维护社会公平
如图,在△ABC中,AB=AC=2,∠BAC=120°,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