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法 

九年级(初三)试题

如图,在▱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E为OD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于点F,则S△DEF:S△AOB的值为(  )

 

A . 1:3 B . 1:5 C . 1:6 D . 1:11
若3k+7<0,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2k=0的根的情况是(  )


A . 没有实数根 B .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 无法判断
如图,在距某居民楼AB楼底B点左侧水平距离60m的C点处有一个山坡,山坡CD的坡度(或坡比)i=1:0.75,山坡坡底C点到坡顶D点的距离CD=45m,在坡顶D点处测得居民楼楼顶A点的仰角为28°,居民楼AB与山坡CD的剖面在同一平面内,则居民楼AB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28°≈0.47,cos28°≈0.88,tan28°≈0.53)(   )

A . 76.9m B . 82.1m C . 94.8m D . 112.6m
将两盏“220V 40W”的电灯串联后接在照明电路中,两盏电灯的实际功率之和是(   )
A . 20W B . 40W C . 60W D . 80W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

    ②硝酸钾溶液中的阴离子

  2. (2) 生活中常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到面粉中做成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和
  3. (3) 木材着火,用水浇灭,其原理主要是
  4. (4) 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
  5. (5) 防疫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生活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工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2NaOH+Cl2=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
  6. (6) 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填溶质名称)来止痒.
如图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标有“6V  6W”字样,R2=3Ω.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2A,这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U=,电阻R1=;当S1、S2都断开时,小灯泡L消耗的电功率为。(假定小灯泡灯丝电阻不变)

如图,O为跷跷板的支点,小朋友对跷跷板的作用力F=120N,大人对跷跷板的作用力F′=100N(图中未画出),跷跷板水平静止。

  1. (1) 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l;
  2. (2) F′的作用点可能在(选填“A”“B”或“C”),方向竖直(选填“向上”或“向下”)。
如图所示几何体是由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组成的,它的俯视图是(    )

A . B . C . D .
点A(a,3)与点B(﹣4,b)关于原点对称,则a+b=.
汽车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事实上,人类很早就在探寻着更好的代步工具,法国人居纽于176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车.现在你看到的这幅漫画,据说是牛顿所设计的蒸汽汽车原理图,试就该原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列举原理图中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

     .

     .

     .

  2. (2) 原理图中涉及到哪几种形式的能量?请简述对应的能量转化过程.

     ;

     .

  3. (3) 使汽车向前运动的力是怎样产生的?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答: .

研究盐类物质的性质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均产生白色沉淀。他们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对自己过滤后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1. (1) 【实验准备】

    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现象I

    溶液变红

    加入CuSO4溶液

    产生气泡和蓝色沉淀

    现象II

    产生气泡和蓝色沉淀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产生白色沉淀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I为;现象Ⅱ为产生蓝色沉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查阅资料】

    Ⅰ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Ⅱ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④Na2CO3和NaHCO3;⑤Na2CO3和NaOH

    【实验及分析】

    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少量CO2 , 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和Ca(OH)2

    丙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另一支试管中的滤液加热至沸腾,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HCO3

    【反思与评价】

    老师认为乙、丙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合理。

    ①丙同学的实验中,加入CaCl2溶液的目的是

    ②根据乙同学的结论,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老师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存在不足。丁同学通过以下实验帮助甲同学确认了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

  4. (4) 戊同学认为丁同学的实验并不足以证明其结论,并重新设计实验证明了丁同学的结论。请写出他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5. (5) 结合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盐溶液可能显碱性

    b. 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c. 碱和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一种碱和另外一种盐

    d. 判断溶液混合后的成分不仅要考虑产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电磁波在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下列实验用品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序号)

    a.试管              b.铁架台            c.蒸发皿

  2. (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填序号)

    a.黄铜            b.氧化汞         c.生铁

  3. (3) 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a.属于混合物        b.一定含金属元素      c.硬度比其组分金属低

  4. (4) 为了防止自行车的链条生锈,常采用的方法是
  5. (5) 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性,同时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如果铁元素摄入量过少会引起
  6. (6) 将铁粉投入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关于x的方程 有解,则k的范围是
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流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B .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其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C . 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D . 导体中有电流,可以没有电源
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Fe2O3)为主要原料可以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D、G的主要成分为单质。(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
  2.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判断:

理由:

              he was very tired, he continued working in his office.
A . Because B . Since C . Although
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锌 B . 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C . 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和锌 D . 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Ag+、Zn2+、Cu2+
某品牌谷物牛奶饮品营养成分表数据显示:每250mL含钠78mg、磷78mg、钾91mg、钙91mg。这里的钠、磷、钾、钙是指(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单质 D . 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