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八年级(初二)试题

人不断被“发现”,人之为人不断被关怀,是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人被编排在礼仪秩序里,他的身份可以是某个人的亲人、朋友、君臣、师生,礼制唯独没有安排他作为自己应当怎样生活。在中世纪的西欧,人生而为洗脱原罪,在教会规定的一系列繁文缛节中祈求与上帝契合,禁欲、苦修,将一切节省下来奉献给上帝。

材料二:贝亚特丽丝是但丁青年时期的梦中情人,可惜过早病逝。她是银行家的女儿,生活里受到贵族和教会阶层轻视。但丁在《神曲》中将其复活,二人在天堂门口相遇。这位世俗美女取代了掌管天国钥匙的圣徒彼得,成为但丁进入天堂的向导。《神曲》一经面世,贝亚特丽丝的形象感动了当时众多的平民读者。

材料三: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痛斥古代社会逼迫女性节 烈的陋习,“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节烈不仅是对人性的残害,更是不道德的行为。“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现在所谓节烈,不特除开男子,绝不相干;就是女子,也不能全体都遇着这名誉的机会。所以决不能认为道德,当作法式。”

回答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西欧,人的社会标准分别由什么学说规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种学说因何成为该时期的统治学说?
  2. (2) 材料二中,贝亚特丽丝的文学形象满足了人的什么需求?贝亚特丽丝的文学形象折射出文艺复兴哪些内容?
  3. (3) 材料三中,鲁迅批判节烈观的依据,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女性在近代中国地位的变化。
  4. (4)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才能提高“人之为人不断被关怀”的程度?

下图中表示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界线的是(  )

A . B . C . D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让更多普通百姓的家底厚起来,让中等收入群体成为社会的主体,这是一幅人民群众公平分享世外桃源的绚丽画卷。 B . 在鸳鸯湖和彩虹桥之间,宽阔的柏油公路蜿蜒伸展,沿途阡陌相连,绿山相接,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C . 由于受到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沪、宁、杭等地的家禽生意无人问津 , 土鸡十元一只也没人买。 D . 通过两周的学习培训,我真是豁然开朗 , 不仅学到了创业的基本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重新燃起了拼搏的雄心和对胜利的渴望。
食物放在冰箱中可减慢食品腐败的速度,主要是因为在冰箱的低温环境中(  )

A . 细菌休眠不繁殖 B . 细菌繁殖速度减慢 C . 细菌不分解有机物 D . 细菌繁殖速度过快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下列孝亲敬长的做法正确的有(    )

①感恩双亲长辈,自觉努力学习

②亲近双亲长辈,倾听他们的心声

③体谅双亲长辈的辛劳,主动承担家务

④听从双亲长辈的教导,百依百顺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计算: · ÷ =
北京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B . 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C . 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D .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使二次根式 有意义的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2017年 6月1日,武汉某在读女博士张丹(化名)因自身迟到导致误机,在机场情绪失控,掌掴机场工作人员,被湖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这启示我们(    )

①不文明的行为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            ②我们要讲文明、有礼貌

③对人有礼貌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④我们要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定义:任意两个数 ,按规则 扩充得到一个新数 ,称所得的新数 为“如意数”.
  1. (1) 若 直接写出 的“如意数”
  2. (2) 如果 ,求 的“如意数” ,并证明“如意数”
  3. (3) 已知 ,且 的“如意数” ,则 (用含 的式子表示)
如图,△ABC中,BD=EC,AB=AC,AD=AE,求证:△ABD≌△AEC.

在一次科技作品制作比赛中,某小组八件作品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 6,9,9,8,6,9,9,8,对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中位数是8 B . 众数是9 C . 平均数是8 D . 方差是1.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所给题目。

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

丁立梅

    ①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

    ②“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的夕阳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

    ③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

    ④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地拿了抹布擦。

    ⑤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又说:“你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盐,我到了那里,却忘了她让我买什么了。”

    ⑥“呵呵,老啦,真的老啦。”他这样感叹,叹着叹着,就睡着了。身子歪在沙发上,半张着嘴,鼾声如雷。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茬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⑦可分明就在昨日,他还是那么意气风发,把一把二胡拉得音符纷飞。他给村人们代写家信,文采斐然。最忙的是年脚下,村人们都夹了红纸来,央他写春联。小屋子里挤满人,笑语声在门里门外荡。我上大学,他送我去,背着我的行李,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再大的城,他也能摸到路。那时,他的后背望上去,像一堵厚实的墙。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⑧我带他去商场购衣,帮他购一套,帮母亲购一套。他拦在我前头抢着掏钱:“我来,我有钱的。”他“刷”一下,掏出一把来,全是五块十块的零票子。我把他的手挡回去,我说:“这钱,留着你和妈买点好吃的,平时不要那么省。”他推让,极豪气地说:“我们不省的,我和你妈还能忙得动两亩田,我们有钱的。”待看清衣服的标价,他吓得咋舌:“太贵了,我们不用穿这么好的。”

    ⑨那两套衣,不过几百块。

    ⑩我让他试衣。他大肚腩,驼背,衣服穿身上,怎么扯也扯不平整。他却欢喜得很,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连连说:“太好看了,我穿这么好回去,怕你妈都不认得我了。”

    ⑪他先出去的。我在后面叫:“爸,不要跑丢。”他嘴硬,对我摆摆手:“放心,这点路,我还是认得的。”等我付了款,拿了衣出门,却发现他在商场门口转圈儿,他根本不辨方向了。

    ⑫我上前牵了他的手,他不习惯地缩回。我也不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牵过手。我再次牵他的手,我说:“你看大街上这么多人,你要是被车碰伤了怎么办?你得跟着我走。”他“唔”一声,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是夕阳晃花眼了吧?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选自《东台日报》,有改动)

  1. (1) 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言不由衷:

  2. (2) 阅读第⑧—⑫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父亲之间发生的事情。
  3. (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4. (4) 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5. (5) 请简要分析文章以“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为标题的妙处。
小华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1. (1) 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托盘天平平衡。(填“左”或“右”)
  2. (2)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所示,则他的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3. (3) 重新调节好天平,小华称得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4.8g,然后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得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cm3 , 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是g,酱油的密度是g/cm3
  4. (4) 如果小华将酱油倒入量筒时发生了飞溅,有少许酱油残留在量筒内液面上方筒壁上,一直未流下去,则他所测得的酱油密度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计算:                                               
  1. (1) 3 +
  2. (2) | ﹣2|+(﹣ 0+
  3. (3) +3 +
  4. (4) ( + + )( ).
一架天平的砝码已经磨损,用它测物体的质量,其测量结果( )

A . 偏大 B . 偏小 C . 没有影响 D . 无法确定
如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B . 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C .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如图所示是珠江三角洲略图。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位于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港,水深港阔,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

  1. (1) 珠江三角洲由、北江和东江汇合而成。它们携带的泥沙在海湾内不断沉积,逐渐形成平原。

  2. (2) 珠江三角洲的气候属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有利于(主要糖料作物名称)的生长。

  3. (3) 珠江三角洲以(轻或重)工业为主,它与港澳地区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其中“店”是指地区;“厂”所起的作用是

  4. (4) 为什么说香港的地理位置优越?

 如图所示,一螺线管的右端放着一颗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闭合开关S前小磁针处于静止,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的N极将(  )

A . 向左偏转 B . 向右偏转 C . 仍然静止 D . 无法判断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不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摘编自《历史纵横》

材料二:大会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956年中国共产党某次重要会议

材料三:为了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蓝图,邓小平设想了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材料四: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1. (1) 据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请根据材料概括“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的意义。
  2. (2) 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1956年中国共产党某次重要会议”具体是哪次会议?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举一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道路中违背这一会议的方针路线导致出现的失误?
  3. (3) 材料三中的“三步走”战略是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它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所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 (4) 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说出制定“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主要目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该目标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