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八年级(初二)试题

林红同学做“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为使实验误差更小,林红不宜采用图(选填“甲”或“乙”)装置方式来估测大气压强.
  2. (2) 林红采用正确的装置方式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长度L。

    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

    a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b指出实验中的错误步骤:(填数字序号),并进行纠正:

    c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

  3. (3) 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二是活塞的密封性好。
  4. (4) 实验室有A、B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 , 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A注射器,不选用B注射器的理由是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 (1) 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2. (2) 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接下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时所成的像是倒立 (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

  3. (3) 实验中,当用白纸滤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不受任何影响

  4. (4) 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D、以上均可.

有几位同学想把收集到的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和同学分享,他们在收件人一栏填写内容如下,请问哪种形式是不正确的?(       )
A . 20171226@163.com B . xiaoming#126.com C . teacher21 @126.com D . good_good@126.com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
  1. (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有一对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 (2)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 (3) 若r²=a,则r叫a的平方根;
  4. (4) 如果a≥0,那么 =a.
如图1,把一个长为m、宽为n的长方形(m>n)沿虚线剪开,拼接成图2,成为在一角去掉一个小正方形后的一个大正方形,则去掉的小正方形的边长(用含m,n的式子表示)为

我国所在的半球是(    )
A . 东半球和南半球 B . 北半球和西半球 C . 东半球和北半球 D . 西半球和南半球
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9N,当把零件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7.1N。该金属零件在油中受到的浮力是N,该金属零件的体积是cm3。(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进行的全员核酸检测,从传染病学角度看,是为了筛查出人群中潜在的(  )
A . 传染源 B . 传播途径 C . 易感人群 D . 过敏原
在Rt△ABC中,∠BCA=90°,∠A<∠ABC,D是AC边上一点,且DA=DB,O是AB的中点,CE是△BCD的中线.

图片_x0020_100026

  1. (1) 如图a,连接OC,请直接写出∠OCE和∠OAC的数量关系:
  2. (2) 点M是射线EC上的一个动点,将射线OM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射线ON,使∠MON=∠ADB,ON与射线CA交于点N.

    ①如图b,猜想并证明线段OM和线段ON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若∠BAC=30°,BC=m,当∠AON=15°时,请直接写出线段ME的长度(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材料二:“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这两句话是江主席分别在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上作的报告内容。

  1. (1) 材料一是由谁提出的?

  2. (2)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为了保证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于哪一年颁布实施了哪一法律文件?

  3.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又实施了哪一教育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奠基工程是什么?

  4. (4) 国家实施的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为宗旨的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如图,在所给网格图(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用直尺画图)

  1. (1) 画出格点△ABC(顶点均在格点上)关于直线DE对称的△A1B1C1
  2. (2) 在DE上画出点P,使PB1+PC最小.
数据10,10,10,11,12,12,13,13的众数是(   )
A . 10 B . 11 C . 12 D . 13
降水损失量是指降水后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如图所示为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造成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不同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 地表径流 B . 下渗 C . 地下径流 D . 蒸发
下列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

A . 青藏高原 B . 四川盆地 C . 东北平原 D . 阿尔泰山脉
在培养菌落的过程中,天天同学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下列为细菌菌落的是(    )

A . 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 B . 菌落小,呈绒毛状,絮状 C . 菌落大,出现红褐色 D . 菌落大,呈现蜘蛛网状
科举制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科举制废除于什么时候(  )

A . 1900 B . 1904 C . 1905 D . 1912
若2n+1•23=210(n为正整数),则n=
一个考古队由西向东对四大文明古国进行考察,他们所到的亚洲最后一站是(    )
A . 古印度 B . 古埃及 C . 古巴比伦 D . 古中国
“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这首歌谣描写的是(   )
A . 《南京条约》的影响 B . 戊戌变法的背景 C . 洋务运动的背景 D . 《辛丑条约》的影响
课内文言文阅读

黔之驴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 (1) 本文作者是(朝代)的
  2. (2) 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船载以入”是“以船载入”的倒装句,意为用船装着驴进入黔地。 B . “以为神”是“以之为神”的省略句,意思是认为它是神奇的东西。 C . “蔽林间窥之”,省略了主语,意思是驴躲在林间偷看虎。 D . “莫相知”是否定句,意思是虎不了解驴究竟有多大本领。
  3. (3) 老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是:最初;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