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五年级语文试题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 (1) 圆明园建筑宏伟。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2. (2)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缩句)
  3. (3) 圆明园的毁灭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①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这句话在朗读时应用的语调,以体现的心情。

    ②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4. (4)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找出句子中表示时间的字词,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形近字组词

      理

     遥

看拼音写词语

sì zhī

xiē liáng

yáo huàng

zhē bì

fèng xì

xiàng lì

fēng chuī yǔ dǎ

zhēn zi

huī hè sè

zhuī zhú xī xì

chá guò yóu

cái liào

按查字典要求完成练习。
  1. (1) 按部首查字法查“滑”字,应先查部,再查画。
  2. (2) “滑”字的解释有:①滑溜,光溜;②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③狡诈,不诚实。

    下面加点的“滑”字应选哪种解释?请把相应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下雪以后地很滑。     这人很狡猾。

    小明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滑了一跤。

下列选项中作者与朝代相符的一项是(    )。
A . 司马迁——明代 B . 罗贯中——元末明初 C . 施耐庵——元代 D . 吴承恩——汉代
我是拼音小能手
懊恼  麻雀  吃亏  留神

根据提示写成语。

习作。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真诚陪伴我们的朋友,有谆谆教导我们的老师,有无私帮助我们的陌生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选择其中的一个人,把你想说的内容写成一封信给他(她)吧。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不仅……还……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无论……都……      不管……总……      ……因此……

  1. (1) 今天下大雨,小红仍然坚持到少年宫去学习。
  2. (2) 小红学习好,爱帮助别人。
  3. (3) 爱帮助同学,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4. (4) 最近,小红坚持天天写日记,作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作者小时候的读物从小画片到文艺书籍,到连环画,再到大部头小说。 B . 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小时候读书和写作的经历。 C . 作者读书时不求甚解,所以作文水平快速提高了。
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 (1) 这句话运用了的手法,将植物的装饰效果与门前石狮子和大旗杆的装饰效果进行比较,突出了植物装饰的特点。
  2. (2) 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和上述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 .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D . 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它不似太阳那般耀眼夺目,热情四射,但它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地吸引着我。
  3. (3) 照样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种事物。
词语搭配。

坚强的     立场

坚固的     战士

坚定的     桥墩

阅读下面的文字,观察漫画,完成练习。

   网络里信息真多,

   有的新奇,有的诱人,有的幽默……

   许多没有听说过。

   我们相信?我们怀疑?

   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

   我们应该怎样做?

  1. (1) 请你给漫画拟个标题。
  2. (2) 请你从文中提炼两条有价值的信息。
  3. (3)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网络信息?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理     口不

    力      调有    勇敢

  2. (2) 蔺相如和廉颇和好后成了好朋友,保卫赵国。
  3. (3) 上课不听讲,课后也不做作业,无法取得好成绩。
  4. (4) 面对对方的无理纠缠,他地站起来说:“请离开这儿!”
习作。(任选一题)

从下面两幅漫画中任选一幅,根据漫画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400字以上。

题目:那年我                

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童年时代记忆最深的那一年,记录一件或几件难忘的往事。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400字以上。

课外阅读

巨  变

    几年没回老家了。去年暑假,妈妈提议:“咱们回趟老家吧!”我本想在暑假里和小伙伴们痛痛快快地玩几天,这下又完了。老家是山区,什么也没有,吃不上好东西不算,连《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也看不上了,我很不高兴。可是不能违背妈妈的意愿,只好跟着爸爸、妈妈坐上了火车。

    快下车了,我心里不免嘀咕起来:唉,又该爬山了,老家离县城还有几十里路,走到老家也该累死了!可没想到,这次舅舅是开着汽车来接我们的。上车后,我问舅舅:“这汽车是大队的吧?”“不,是咱家的。”舅舅一边开车一边对我说。“真的?咱家能买得起吗?”“怎么买不起?有了党的好政策,你姥姥这几年光养猪的收入就有几千元,加上你舅妈养的那些鸡呀、兔呀,再加上农业收入,这几年每年的总收入上万元哩!”“啊!姥姥家是万元户啦!”我心里高兴极了,农村人家现在有这么多收入,比我们城市可强多啦!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村边。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站在村头一望,真是万家灯火。我不禁问舅舅:“现在咱们村家家都用上了电灯了吗?”“嗯,村里建了小水电站,不仅点上了电灯,连碾米磨面都电气化了。”这可真是没想到的事。上次来,家家点的煤油灯,屋里暗得什么也看不清,进门不小心,我还摔了一跤呢!进了村,舅舅领着我们朝姥姥家走去。走到门口,我借着灯光一看,记忆中的那两间小草屋不见了,代替它的是一排整齐的大瓦房。舅舅看我脸上惊讶的神色,就说:“去年咱家盖了这十间大瓦房。小辉,你看这房子好不好?”“好,好,太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挤着睡在一起了!”我拍着手高兴地说。

    走进屋子里,我一下子惊呆了。屋子里摆着崭新的家俱,正中央的桌子上放着一台十四英寸的彩色电视机,旁边还摆着一架双喇叭的收录机。我跑进左面的卧室一看,一台“航空牌”洗衣机正隆隆作响。“哎呀,真好!我家还没有洗衣机呢,这里却已经用上了!”我羡慕地赞叹着。

    过了一会儿,姥姥和舅妈摆上了丰盛的饭菜,“呀,真香啊!”我连忙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瘦肉。记得上次来的时候,我们只能吃稀饭窝窝头。那时,我还小,不懂事,顺手把窝窝头扔了,姥姥很伤心,当时就哭了。为这,妈妈还打了我一顿呢!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我真不敢相信,可这一切又是的的确确的事实。

    开饭了  全家围坐在一起  爸爸端起酒杯说  家乡有了这样大的变化  可是件大喜事 来为了全家的幸福  日子一年比一年更好  我们干了这杯酒吧  我听了  赶忙举起我面前那个盛满了桔子水的酒杯  说  我也干一杯

    晚上,睡在床上,我高兴地搂着妈妈说:“妈妈,明年我们还回老家,行吗?”“行啊!”妈妈瞧着我笑了,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1. (1) 给本文第八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 (2) 全文按照“路上——村边——大门口——进屋——吃饭——睡觉”这一思路,用“‖”把全文分成6段。
  3. (3) 这篇文章是按分段的。
  4. (4) 本文通过作者一次回山区老家的经过,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
  5. (5) 本文在写作方法上,作者采用了对比,对比的手法,把词语渗透在各段之中,使文章的条理主题
将错乱的词语连成一句话。

①象  继续  悠闲  走  自己的路 一副  的  样子  沉着

②泰国  象  国宝  是  的

我是拼音小能手。

铲地

锄头

韭菜

鸟笼

尾巴

水瓢

下列词语中的“津”字与“津津有味”中的“津”意思相同的是(    )。
A . B . C . 津乐道 D . 无人问
下面的四个句子,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①你是来帮助我的。

②你为什么要帮助我呢?

③你难道不是来帮助我的吗?

④你不是来帮助我的。

A . ①和② B . ③和④ C . ①和③ D . ①和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