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三年级语文试题

自然界的动植物都是我们的朋友。请以“可爱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把描写的对象的特点写具体。③思路清晰,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

按拼音写汉字

tiān mén   chǔ jiāng   gū fān

根据意思写词语。

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请将下面的商品按要求分类,装箱。

湖笔     平遥牛肉     北京烤鸭     玉雕

铁画     景泰蓝       徽墨         德州扒鸡

刺绣     端砚         宣纸         金华火腿

工艺品:

文房四宝:

特色肉食:

给下列有语病的句子选择恰当的修改符号。(填序号)

修改符号:A.改正符号    B.增补符号    C.删除符号    D.调换符号

①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②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草莓、荔枝、西红柿。

③王平和李华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④美术对我特别感兴趣。

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diào      tiáo

          空      声

luò       lào       là

下了残疾   长河   埋怨   丢三

句式与修辞。

①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果吗?              

②太神奇了!                             

③红叶似火,漂亮迷人。                   

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连一连)

解开       树上        撑起        雨伞

蹿到       缰绳        冲洗        毛驴

张开       教室        赶着        头发

溜出       翅膀        倒掉        泥土

阅读

                                                                爱心在这里闪光

        在"为灾区人民献爱心"的横幅下,一群人密密地围在"募捐处"周围。

       这时,一个小姑娘高兴地跑到募捐台前,把一元钱轻轻地放在一个阿姨手上,然后蹦蹦跳跳地回到妈妈身边。见了这一情景,一个中年人说:"多么可爱的孩子呀!"接着又一群走到这里,无数爱心在闪光。

  1. (1) 照样子写词语。

    蹦蹦跳跳     

  2. (2) "无数爱心在这里闪光"指:

  3. (3) 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

课外拓展阅读。

秋之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韵味。秋,没有春天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嘎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掺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唱和,一切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疲倦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 (1) 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夏天的特点是,冬天的特点是,秋天的特点是
  2. (2) 第2自然段中,作者把秋天比喻成了
  3. (3) 将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换种说法,选择句意不变的句子。

    ①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容不下猜疑和做作。

    ②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容得下猜疑和做作。

  4. (4) “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1) 老屋已经好多年没有人住了,已经非常破了。
  2. (2) 先后向老屋求助的小动物是小猫、小鸡和小蜘蛛。
  3. (3) 老屋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4. (4) 小蜘蛛讲的故事内容很长,老屋也一直没有倒下去。
形近字组词 

          怒         妇

          努         扫


给形近字组词。

  睁 隆 然  冶

  挣 窿 燃  治

比一比,再组词。

     争     诗    拆

     睁     等    诉

《小鹿斑比》中所有动物最恐惧的“他”是(    )。
A . 猎人 B . 老虎 C . 狮子 D . 大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河蚌与珍珠

    清亮的河水里,一群小河蚌正在老河蚌的带领下欢快地“散步”。

    忽然,老河蚌停了下来,语重心长地对小河蚌们说:“孩子们,你们不能光顾着玩,应该去捡一粒沙子。”小河蚌们按照老河蚌的要求,(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去捡了沙子,埋进了身体里,就像种下了一粒种子,耐心地等待发芽、开花、结果。

    可是,有一只贪玩的河蚌,没有把老河蚌的话当成一回事,在大家捡沙子的时候,它偷懒没有去捡,蒙混过了关。

    岁月像河水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走了。

    小河蚌们长大了,它们纷纷打开自己的蚌壳,惊喜的是,在蚌壳里面,竟然藏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灿烂辉煌)的珍珠。原来,那一粒粒小小的沙子,经过时光的洗涤,长年累月的心血和汗水的浇灌,竟然变成了现在的珍珠!河蚌们互相拥抱着,庆贺自己的成果。

    就在大家(流连忘返、欢呼雀跃)之际,那只曾因为贪玩而没有去捡沙子的河蚌悄悄地溜走了,没有沙子,它的壳中就没有珍珠,它用什么庆贺呢?它流泪了,很后悔,可此时衰老已经爬上了它的额头,想回头重新来过但为时已晚。

  1. (1) 选择短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去      (晶莹剔透、灿烂辉煌)的珍珠

    (流连忘返、欢呼雀跃)之际

  2. (2) 那只贪玩的小河蚌最终后悔了,它后悔的是(    )
    A . 它没有东西来庆贺 B . 它的壳中没有珍珠 C . 它因贪玩没有捡沙粒 D . 它已经老了
  3. (3) 在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和没有珍珠的河蚌一样的事情?是什么事?你现在明白应该怎样做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去非洲南部之前,一位朋友告诉我,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ní)亚大瀑布,还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在大瀑布的不远处,有不少出售木雕工艺品的摊点。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láng)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几个坐凳上。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tuó)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gòu)思新奇,大象雕得栩(xǔ)栩如生。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我捧着象墩(dūn),仔细观赏,爱不释(shì)手。正要掏(tāo)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yù)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diān)甸的象墩子?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kěn)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lún)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hàn)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我们住的宾(bīn)馆就在瀑布附近。晚饭后,我们到宾馆外的小树林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瀑布的响声清晰可辨。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fú)着他的衣襟。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biāo)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1. (1) 改正词中的错别字。

    付近      宾官      成恳      幕色

    猜侧      非州      沉列      清晰可辩

  2. (2) 写出划线词的近义词。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3. (3) 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为什么犹豫了?
  4. (4) 少年送我一个小木雕为什么不要我的钱?
  5. (5) 卖木雕的少年送出的仅仅是木雕吗?“我”收下的仅仅是木雕吗?
课内阅读。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㘗㘗”,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

你好好好地去听

——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1. (1) 作者抓住了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用诗的语言,赞美了
  2. (2) 诗歌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声音,一种是能听到的声音,如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如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这种声音藏匿于秋天的万物中。
下列各句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

A . “逻、猎、灿、料”的声母都是“l”。 B . “他长得像他的妈妈一样”是比喻句。 C . 宋代诗人卢纶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 D .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
我会填

①捷:共画,音序是

②怨:共笔,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