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去非洲南部之前,一位朋友告诉我,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ní)亚大瀑布,还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在大瀑布的不远处,有不少出售木雕工艺品的摊点。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láng)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几个坐凳上。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tuó)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gòu)思新奇,大象雕得栩(xǔ)栩如生。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我捧着象墩(dūn),仔细观赏,爱不释(shì)手。正要掏(tāo)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yù)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diān)甸的象墩子?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kěn)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lún)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hàn)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我们住的宾(bīn)馆就在瀑布附近。晚饭后,我们到宾馆外的小树林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瀑布的响声清晰可辨。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fú)着他的衣襟。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biāo)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1) 改正词中的错别字。付近      宾官      成恳      幕色猜侧      非州      沉列      清晰可辩 (2) 写出划线词的近义词。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3) 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为什么犹豫了? (4) 少年送我一个小木雕为什么不要我的钱? (5) 卖木雕的少年送出的仅仅是木雕吗?“我”收下的仅仅是木雕吗? 答案: 【1】附【2】馆【3】诚【4】暮【5】测【6】洲【7】列【8】辨 【1】摆放【2】嘱咐【3】认真 因为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因为他认为“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卖木雕的少年送出的是对中国人的感激之情,是对中国人的尊敬、热爱,我收下的还是两国人的深厚情谊,是非洲人对中国人的美好祝福。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