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三年级语文试题

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①很少出现;远不是经常的。

②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下面的各组词中,有一个不是同类的,找出来。

①医生    教师   护士 厨师   孩子          

②大雁  老鹰 乌鸦 蚯蚓   麻雀               

③汽车 火车  飞机  轮船  雷达               

选择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填序号。

比喻句    B.拟人句   C.夸张句   D.反问句   E.设问句

  1. (1) 街上人山人海。
  2. (2) 舒服吗?真不舒服!
  3. (3)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
发挥想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小古文《守株待兔》写成一个小故事。耕田人在“捡兔子一丢下农具守株一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的过程中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不要忘了写出他的心理变化和感受啊!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ào yāo)   盘缠(chan chán)   街(fang fáng)

(shi shì)    合(yù yì)       命 (pīn pīng)

课内阅读。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 (1) 这首七言古诗是________诗人_______在异乡_______之作。(   )
    A . 唐;叶绍翁;触景生情 B . 南宋;叶绍翁;触景生情 C . 南宋;叶绍翁;兴致偶发
  2. (2)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_______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_______反衬出秋夜的_______。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   )
    A . 听觉形象;声音;喧闹 B . 视觉形象;声音;寂静 C . 听觉形象;声音;寂静
  3. (3)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两句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写出了秋意的_______,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_______。(   )
    A . 梧叶、寒声、江上秋风;清冷;凄凉 B . 梧叶、江上秋风、客情;清冷;凄凉 C . 梧叶、寒声、江上秋风;清冷;悠闲
  4. (4) 儿童夜捉_______,勾起诗人对_______的回忆。诗歌流露出_______之情。(    )
    A . 促织;家乡;留恋家乡 B . 促织;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怀念 C . 促织;童年生活;留恋童年生活
在《精卫填海》故事里,“精卫”是(    )
A . 一个人 B . 一只鸟 C . 一只猴子 D . 一条龙
请为句子中的“坐”选择的不同意义:

A.把臀部放在椅子上、地上等   B. 乘  搭 

C. (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    D. 因为

  1. (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 (2) 这座大楼坐北朝南。
  3. (3) 他坐在河边钓鱼。
  4. (4) 他是坐船来的。
填写下列名言。

①为而读书。---周恩来

②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查下划

线的字

音序

部首

字典中的解释

选择

解释

另外

组词

①声音不清脆不亮;

②非常细碎的石粒

①坚实,不要动;②本,原本;③结实,牢靠。

①富裕时,财产多的;

②面积或范围宽大。

看拼音写词语。

jiù fú

yù wàng

líng hún

jiè  kǒu

hé chù

zào zhǐ shù

ā lā bó

wěi dà

jì lù

 

 
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池子的观点:

河流的观点:

池子的结局:

河流的结局:

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一些认识。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蚂蚁找到食物后,要是自己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会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者同心协力的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他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他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通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只要它们闻到这种气味,就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 (1) 从下面的题目中选出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写到文前的横线上。

    蚂蚁搬家         蚂蚁认路         蚂蚁的习性

  2. (2) 蚂蚁是怎样把食物运回巢穴的?
  3. (3) 蚂蚁是靠什么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
  4. (4)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从对蚂蚁的观察中,我知道了蚂蚁具有 三个方面的本领。我觉得蚂蚁是一种的昆虫。

选择正确的关联词。

A.因为……所以……     B.只要……就……     C.……因为……

  1. (1) 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可以知道胡萝卜先生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
  2. (2) 胡萝卜先生知道小男孩剪了他的胡子来放风筝不会生气的,他很善良,他的胡子帮助到了别人会让他感到高兴的。
  3. (3) 他近视,就没有发现漏刮一根胡子。
给下列生字注音。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 (1) 谁也没买过她一跟火柴。
  2. (2) 小明起床穿上衣服和书包就出门了。
  3. (3) 我知道的童话故事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格林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等。
用"√"画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lù lòu)          ②草(nèn lèn)

③水气(zēnɡ zhēnɡ)         ④草(ɡān ɡǎn)

⑤演(zòu còu)              ⑥种(zí zhí)

阅读诗文,完成下面各题。

赠刘景文

苏轼

荷________擎雨盖,

菊残犹________傲霜枝。

________君须________,

________橙________橘________。

  1. (1) 把诗补充完整。

    擎雨盖,菊残犹傲霜枝。

    君须

  2. (2) 诗中写了两种花。
  3. (3) 诗中写了两种水果。
  4. (4) 诗中的“擎雨盖”指的是(    )
    A . 荷叶 B . 荷花
  5. (5) 诗中的“傲霜枝”指的是(    )
    A . 花枯后留在枝头上 B . 花凋(diāo)谢后落下枝头
  6. (6) 后两句诗写的是(    )
    A . 春天 B . 夏天 C . 秋天 D . 冬天
请仔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蝴蝶花

    蝴蝶花长在草丛里,从紫色的花瓣里不断地散发出一丝丝淡淡的清香,逗引着蜜蜂、蝴蝶从远处飞来。

    它看看自己周围,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草,有的不开花,有的即使开出一朵半朵小花,也很不显眼,还没有什么香味。蝴蝶花骄傲了。它说:“看来,我是百花中的冠军了,可惜被埋没在这里,和这些平凡的小草小花在一起,我几时才有出头之日啊!”不久,蝴蝶花被花匠发现了,花匠把它移植到一个美丽的花园里。它初到这里,看到那白玉栏杆里的牡丹,开得那么富丽堂皇;那正在怒放的芍药,比朝霞还要鲜艳……在这数不尽的名花中,蝴蝶花一下子又自卑起来。它说:“看来我是百花中最难看的花了,什么人也不会理睬我了!”

    蝴蝶花正在伤心的时候,想不到一群孩子大声嚷道____快来看啊,这是什么花啊___ ___它叫蝴蝶花___另一个孩子回答。

    “多好看的蝴蝶花啊!”孩子们都蹲在蝴蝶花跟前……

    蝴蝶花的心情平静了,它这才明白,过去自己在小草小花中间骄傲固然不对;现在,在牡丹、芍药间自卑也是没有道理的。

  1. (1) 读短文,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 (2) 文中“名花”是指(    )
    A . 牡丹和芍药 B . 牡丹和蝴蝶花 C . 芍药和蝴蝶花 D . 牡丹、芍药和蝴蝶花
  3. (3) 蝴蝶花的心情变化在文中很明显,请找出文中的三个词,填在下面括号内。

    ————

  4. (4) 蝴蝶花懂得了什么?(摘录文中的句子回答)
  5. (5) 你从蝴蝶花明白的道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我能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草地        可爱的

的花瓣        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