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道德与法治

“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会为你高兴,而不捧场;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高尔基的这一名言启示我们 (   )

A . 结交朋友就意味着给予和分担,而不是接受和分享 B . 真正的朋友坦诚相待,在原则面前相当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C . 朋友越多越好,要拒交诤友,不交损友,善交益友
青少年要使自己的身心和合法权益得到根本的保护,最关键是要靠(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国家保护 D . 自我保护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是各民族人民都十分向往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市有关部门不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维护民族团结、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政策和法规,使居住在北京的少数民族数量持续增长,各民族展现出一派大团结的繁荣景象。这些事实表明(   )
A . 民族乡村自治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B . 各民族平等的权利得到保障 C . 各民族实现了经济的同等发展 D . 各民族依法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小康路上,更应加强民族团结。小林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民族团结教育”参观展览。下列歌曲中适合作为蒙古族展区背景音乐的是(   )
A . 《草原之夜》: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B . 《阿拉木罕》 :阿拉木汗住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六 C . 《天路》: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D . 《歌唱美丽的家乡》:站在高高苗岭上,眼望家乡好地方
有一句歌词这样唱道:“人生不断失去老朋友”。可见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段友谊的淡出,另一段新友谊的开始都是常态。这是因为(   )
A . 喜新厌旧就是我们的恶习 B . 朋友要不断除旧迎新 C . 要给友谊保鲜是不可能的 D .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给年轻人的忠告:从来没有哪个成功的人没有失败过或者犯过错误,相反,成功的人都是犯了错误之后,做出改正,然后下次就不会再错了。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有必胜的信心,就不会有挫折 B . 挫折并不可怕,要积极应对挫折 C . 经历挫折的人一定能成功 D . 挫折也是财富,挫折越多越好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有批判的精神和勇气。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 我们要形成独立意识,培养思维的独立性,不接受别人的任何意见 B . 一味追求独特,标新立异 C . 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D . 随大流,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
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

卫星导航系统叫北斗、载人飞船叫神舟、空间站叫天宫、月球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火星车……每一个名字都值得细细品味,这体现了(    )

①只要坚定文化自信,就能实现民族复兴

②科技创新正在将神话变成现实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018年1月31日,中央文明办发布1月份“中国好人榜”,安徽推荐的10名候选人全部荣登榜单,当选数全国第一。
  1. (1) 下表中列举了其中两人的“好人”事迹,请回答问题。

    好人

    “好人事迹”

    体现的传统美德

    程新风

    5年来成立义工协会志愿服务逾7000小时的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爱心天使”。

    赵德芬

    悉心照顾患病公婆十余载、只身守护多难家庭的淮北市淮海集团腾岭公司支护分公司职工。

  2. (2) 向中国好人学习,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矛盾也日益增加,据中国医疗协会的最新调查显示,2016年全国发生医疗暴力事件42起,共导致65名人员死亡。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尊重是最好的“良方”。这是因为(    )

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

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加信任

④尊重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发掘自己的潜能对个人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不属于激发自己潜能方法的是(    )
A . 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B . 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 C . 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D . 通过广泛参与,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
下列分别属于法律的特征和犯罪的法律标志的是(    )

①法律靠国家行政机关保证实施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刑事违法性    ④严重危害性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促进均衡发展  培养核心素养】

材料一: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等六大素养,寄托了党和国家对新一代的无限厚望。

材料二:扶贫必先扶智。《教育部扶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教育部门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出台了许多举措: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成绩;奥赛不加分;烈士子女、住岛礁军人子女、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等。

  1. (1) 除了材料一中人文底蕴、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等三大素养外,作为中学生我们还应具有哪些核心素养?(写三个)

  2. (2) 从某种意义上讲“受教育是个人的希望,是国家的希望”,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3. (3) 材料二中改革举措体现对怎样的价值追求?对此你有哪些正确认识?

“我们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还很穷,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创业,就是要吃点苦,否则不可能有今后的甜。”邓小平讲的这段话说明(        )

A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B . 艰苦创业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 C .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D . 艰苦奋斗精神在各行各业发扬光大
由于厌恶读书而辍学的王立因参与盗窃受到法律惩罚,在宣判之后,他感叹地对记者说:“我的命不好。如果我的父母好好管教我,如果我能上一个好学校,有一位对我好的老师,有一些愿意帮助我的同学,我绝不会落到这个地步!”对王立的感叹,你的认识是(   )

A . 多抱怨些命运,就减轻了自己的罪责 B . 把责任推给别人,自己就容易改正错误 C . 王立遭遇让人同情,社会对他不太公正 D . 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后果只能由自己承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帮助下,新疆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1952年至2018年,新疆经济总量从7.91亿元增长到1.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166元增长到4.9万元。这表明我国(   )
A . 坚持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B . 坚持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C . 坚持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 D . 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面临中考,不少同学发现自己在学习时,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和自卑的心理。在心理老师的辅导下,同学们通过听音乐、做运动等缓解了不良情绪,逐步树立了自信。同学们这种认识自我的方法是,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相互比较、认识改变法          B.自我反省、注意转移法

C.自我反省、情绪升华法          D.咨询他人、尽情倾诉法

李克强总理曾指出:亚洲各国的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应该是“零和博弈”,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应,甚至是“二乘二大于四”的乘数效应。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
A. 有利于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B. 是实现世界大同的必然结果
C. 不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D. 会导致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出现
材料:2020年的春天,一场抗击新冠疫情的阻击战全面打响。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同学们开始了在家上“网课”的学习生活。受疫情影响,全国各校均延期开学,学生们只能闷在家里,又天天面对上升的确诊数量,难免会产生一些恐慌焦虑。
下面是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情境:小明的妈妈和身在武汉的亲属视频,看到武汉封城,疫情肆虐,悲伤焦虑,小明也随之情绪低落。
(1)这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________。
(2)恐慌焦虑属于一种什么情绪?影响此情绪的因素有哪些?
(3)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说说疫情期间你用了哪些方法克服这种情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