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道德与法治

学习《珍惜学习机会》这一课时,同学们就“受教育权”的问题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 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我们可以放弃 B . 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 C . 为了国家富强、自身发展,要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D . 受教育权被侵害时,要依法维权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某校团委正在开展“立德明智、成才担当”的系列主题活动。现在邀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良好的家风、家训有利于形成和睦友善的家庭氛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风尚。

活动二:

“中国风”闪耀冬奥。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造型独特的“雪如意”“冰云环”等场馆,灵感来自古代同心圆玉璧的奖牌,元素取自山水画《千里江山图》的礼仪人员服饰,以及太极拳、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宴,使文化之美与运动之美相得益彰,彰显中国风采,传递中国自信。

活动三:

美好生活从哪里来?从奋斗中来!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医护人员、志愿者……行各业的人们兢兢业业、艰苦奋斗、辛勤工作、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1. (1) 请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中任选两个角度,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青少年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 (2)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选择哪种体育活动来体现“运动之美”?
  3. (3) 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的自信和自豪。坚定文化自信有何意义?
  4. (4) 中国元素具有深邃而博大的精神承载能力。请设计张“中国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让世界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写出两个元素即可)
  5. (5)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材料中的“奋斗”体现了既是公民基本权利又是公民基本义务中的哪项?
  6. (6) 初中三年,是收获的三年,也是成长的三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帮助过你的人。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上述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张华在家里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是八年级的学生,去超市买东西是消费者。这表明(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身份是混乱的

③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身份都是相同的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下列做法能体现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这一观点的是(   )

①河南濮阳一村民因疫情防控期间不戴口罩,被工作人员捆在柱子上

②湖北孝感一家三口在家打麻将,结果防疫人员冲进屋内打砸麻将桌

③国务院发布通知,对疫情特别严重的湖北省,继续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严控人员输出

④鄂州发改局、派出所私分捐赠物资,多名官员被立案、免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一场14亿多人的大合唱,不能乱唱,不仅要有谱子,也要有一个非常有力的指挥。党就是这场民主大合唱的指挥,法律就是谱子,舞台中央的合唱者是广大人民,全国人民只有听党的指挥,依法合唱,才能奏出最美的好声音。”这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必须(   )
A . 坚持全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共同参与立法与执法 B . 公民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C .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 . 赋予公民更多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019年10月,安徽砀山县的酥梨熟了,不少村民以网络直播的形式销售酥梨。村民高艳萍在梨树下拿着手机,当起网店主播。通过网络直播,她今年已卖出近千单梨子。全村酥梨销售收入达到100余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迸发创新活力

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③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④人们通过创新可以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在我们成长中,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    )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③敢于向权威挑战             ④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为所欲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 D . ①③④
【共享学习成果】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小龙在学习总结会上用“蜕变、感恩”两个词概括了他一学期的收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学习生活收获吧。

收获一【蜕变】:开学初的我面对新生活彷徨不知所措,今天的我已适应初中生活,正努力学习,为做更好的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收获二【感恩】:感谢老师一个学期来的引领和指导,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因为有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我们才能摆脱困境,健康成长,享受初中学习的快乐。

  1. (1) 小龙通过哪种途径认识自己?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认识自己?
  2. (2) 为了做更好的自己,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
  3. (3) 在学习生活中增进与老师的情感,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你有哪些良策?
  4. (4) 生活中你是如何面对挫折的?
2013年2日10时30分许,一名外国人在搀扶一突然摔倒的女子时,反遭这名女子以被外国人撞伤腿部讹诈1800元“医药费”。消息很快引起网民关注和争议。深圳网记者3日从目击者和北京警方证实,网传的“外国小伙扶摔倒女子遭讹诈”一事,实为当事外籍男子无证驾驶无牌照摩托车,通过路口时在人行横道上撞到当事女子。图片拍摄者李先生向李女士致歉,称其在此事的报道上使用了不严谨且不详实、有倾向性且夸张的描述,导致了一场网络风波,致使李女士被冤枉、网友误读、部分媒体误报。材料中李先生的做法主要侵犯了李女士的(    )

A . 生命健康权 B . 名誉权 C . 荣誉权 D . 肖像权
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下列做法有利于养护精神的是(    )

①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②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

③注重物质生活的高消费,享受生活

④参加新团员入团宣誓活动

A . ②③①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月18日傍晚,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边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这位老人的几次露面,却如同定海神针,给慌乱中的人们以镇定和希望。钟老用行动告诉我们“这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

①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②付出爱心帮助有需要的人,自愿承担责任

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基础上

④只要别人有困难,就要付出自己的爱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近一段时间,中学生小龙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经常被几个不良少年拦截和索要钱物。小龙既害怕,又痛苦。面对这种情况,小龙的正确选择是(    )

①忍无可忍时,与不良少年拼死一搏   

②主动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

③拨打110电话,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④绕道回家,惹不起,躲得起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始终有一个词相伴相随——友谊。回答下题。

1世界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这告诉我们(  )

A友谊像太阳

B友谊给我们太阳般的温暖

C友谊给我们支持

D友谊对我们具有重要的作用

2小丽和小美是同班的好朋友,在期末考试的考场上,小丽顺利地答完了试卷,正要交卷时,忽然看见小美微微举起左手晃动了一下,小丽立刻心领神会,想在这关键时刻帮朋友一把,赶紧把第五大题的答案抄在纸上,趁老师扭身时把纸条递给小美。小丽的行为(  )

A是值得赞赏的,因为小美是她的朋友

B是错误的,因为她没有坚持原则,其行为是对友谊的曲解

C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被老师处罚,使自己受到牵连,不值得

D是正确的,因为不这样做就有可能失去一位朋友

3朋友是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下面对朋友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朋友圈变大了

B小红:朋友圈虽然变小了,但朋友的交往更深入,朋友关系更密切了

C小丽:朋友虽然重要,但是作业越来越多,还是等将来再交朋友吧

D小川: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更丰富了

4班级里有一些同学很受欢迎,大家都愿意和他们交朋友。你认为这些同学共同的特点有(  )

热情友好,善良大方

能说会道,花言巧语

开朗幽默,善于思考

开放自我,活泼热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A.身体迅速长高长大、长宽长壮

B.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不断成熟

C.性器官发育和成熟              D.对异性产生好感,愿意与异性交往

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要注意防止溺水、触电、烧伤、交通事故及被人勒索、拐骗等,逐步提高自我保护的本领。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告诫我们
A.一个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B.要自尊自爱
C.要自立自强
D.要遵守规则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在街道路口,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规则通行。下列对社会规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②社会规则需要人人自觉遵守
③只要有良好的社会规则,就能杜绝混乱 ④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央视《感动中国》连续举办多年,向全国观众讲述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众多“感动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生命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做贡献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③他们都崇尚和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④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都是相同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为世界争取了时间”“中国应对疫情措施值得称道”“中国为疫情应对确立了新的标准”,“如果没有中国的努力,全球病例会远高于此”……这些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度评价。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努力防止疫情在全世界蔓延。
(1)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行动,展现出中国怎样的国际形象?
(2)请运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抗疫?
(3)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挑战,请你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一段行动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