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罗马帝国 ②罗马共和国 ③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④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 孙武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墨子
“兼爱”“非攻” 商鞅
“立木取信” 庄子
“无为而治” 扁鹊
“望、闻、问、切” 赵括
“纸上谈兵” 晋文公
“退避三舍” 勾践
“卧薪尝胆” 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孟子
材料一
铭文大意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隗状、王绾,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确起来,统一起来。”
材料二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摘自《凤凰网》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天物》
D.《道德经》
下图是一位同学复习中国古代史时绘制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
A.秦朝 B.周朝 C.商朝 D.夏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西汉初期,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单于为妻。
材料2 汉元帝时候,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昭君自请前往,汉元帝把她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人教版
《中国历史》第一册
材料3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2,说明汉初的“和亲”和昭君出塞有什么区别?
(2)材料3的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你能说出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吗?
填图题:(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的地点:遵义
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吴起镇
(2)据图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行程有何特点?
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那么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A.反对各族的斗争 B.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长期交往
C.各族之间的战争 D.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