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5月 | 康有为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上书光绪帝,提出拒绝批准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几项主张 |
1895年夏 | 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提出了“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的观点 |
①张骞出使西城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马可. 波罗来华
材料一 各具特色的城市
2019年2月18日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材料二 右图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关于国旗国歌和年号》《人民日报》1949年11月15日
问题:
特点 |
城市 |
判断依据 |
最年轻的中心城市 |
||
具有聚散离合经历的城市 |
||
最早实践“一国两制”城市 |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1)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进入了什么“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里,人们可以乘坐哪两种新式交通工具?
材料二 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互相杀戮……
——摘自1938年爱因斯坦致纽约世博会的信
(2)据材料二指出,这些“创造性的发明”出现在什么期间?爱因斯坦认为“创造性的发明”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使矛盾重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绝路逢生,而且使资本积累规模迅速扩大,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也使居民消费水平迅速增长,导致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3)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并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清朝前期,在西藏、新疆、蒙古族、台湾、及对外方面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出的努力及影响有哪些?
温家宝总理说: “台湾问题是中国最大的国殇,浅浅的海峡是中国人民最深的乡愁!”请列举历史事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材料一:写于1956年的《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请回答:
(1)你认为的这首诗写于第几个五年计划时期?
(2)这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什么?
(3)列举这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两个工业成就?
(4)“一桥飞架南北”的“一桥”指什么桥?
(二)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写出一个你最敬佩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
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三年之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点……”该战争是( )
A.苏德战争 B.太平洋战争 C.解放战争 D.朝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