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2010年“两会”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

A . 李鸿章 B . 孙中山 C .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印度人民的士气,加快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步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者是(    )
A . 玻利瓦尔 B . 圣马丁 C . 甘地 D . 卡德纳斯
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这场战争(    )
A .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C . 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 .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车上书

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明定国是”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图所示知识卡片所要摘录的“作品”是(   )

作品:

作者:“文艺复兴的先驱”

思想:宣扬“人”而非“神”

意义: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标志

A . 《神曲》 B . 《蒙娜丽莎》 C . 《哈姆雷特》 D . 《最后的晚餐》
造成右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时间

变化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 . 军阀纷争 B . 义和团运动 C . 列强侵略 D . 太平天国运动
新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探索,有成就也有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斯大林时期)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速度实现工业化,农业就不能按常规发展,而是必须适应工业的要求,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

——《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二:1953-1957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1960年与1957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7%;工业和农业产值比例由5.7∶4.3,变为7.8∶2.2。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

  1. (1) 苏联工业化建设到1937年时取得了什么成就?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建设存在什么缺陷。
  2. (2) 举一例“汽车制造业”的成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何意义。
  3. (3) 材料三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暴露出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当时我国哪些运动所致?
  4. (4) 综上所述,从中苏工业化建设的得失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领导人是(    )

A . 刘少奇 B . 朱德 C . 周恩来 D .
2013-2014年,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范围内展开。这些措施有力落实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哪一项要求(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全面深化改革 C . 全面依法治国 D . 全面从严治党
张之洞说:“自中外通商以来,中国之财溢于外洋者,洋药而外,莫如洋布、洋纱。......今既不能禁其不来,惟有购备机器,纺纱织布,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利权。”张之洞认为防止“中国之财溢于外洋”的关键是(    )
A . 禁止进口货物 B . 创办近代企业 C . 购买洋布、洋纱 D . 断绝中外贸易

关于苏联的改革,有人评价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是在

A1989         B1990           C1991           D1993

产生于尼罗河流域、以金字塔为重要文明象征的是古代印度文明。

参与慕尼黑阴谋签订《慕尼黑协定》的国家是()

A、德英意法          B、英法美日         C、德意英俄          D、英法意荷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在中国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沦                          D.发展才是硬道理

下图名为历史性的握手,它给长期动荡的中东局势带来了一丝和平的曙光。请你判断握手的双方代表的国家是

A.埃及,以色列           B.伊拉克  以色列

C.巴勒斯坦  以色列       D.埃及     伊拉克

历史典故“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它反映的史实是

A.成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诸侯争霸          D.商鞅变法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民族工业的萌芽出现在明末清初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抗战期间

  C.抗战结束后,民族工业得到迅速的恢复    D.辛亥革命后,国内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热潮

在下列人物中,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的是

    A.蔡元培                B.陈独秀                C.鲁迅                   D.胡适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荷马是古希腊的悲剧家                           B.欧几里德是古希腊物理学家 

C.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阿基米德创立了几何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