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五代十国时期,“十国”大都位于南方。其中唯一在北方的政权是(    )

A . 南唐 B . 南汉 C . 后蜀 D . 北汉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具体内容包括(    )

①增加了考试科目②创立了殿试制度③设立进士科④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在欧洲很多地方建立了集中营,把抓到的犹太人关在里面,把他们集中到毒气室毒死,他们生病得不到医疗,饭都吃不饱,大部分人都死在里面了,据统计,这一时期有600多万的犹太人被屠杀。”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的是(    )
A . 德国法西斯政党 B . 意大利法西斯政党 C . 日本法西斯分子 D . 英美联军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
A . 实行改革开放 B .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 . 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D . 进行土地改革
201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60周年。下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情况,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

行业比重

1963—1967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A . 农业增长缓慢,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没有政策支持 B . 轻工业发展平稳,成为繁荣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 C . 重工业发展快速,说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D . 从农、轻、重各方面的发展来判断,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论述题

1894年11月,正是平壤战败和黄海海战失败后,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张,第一次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康有为领导的戊戍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维新思想家严复在天津的报纸上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

﹣﹣摘自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回答

  1. (1) 材料中的“黄海海战失败”反映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哪场战争?
  2.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请回答:

  1. (1) 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周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作用。
  2.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一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3. (3) 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稍年长一点的读者应该记得,很多问题在这之前公开谈论并不方便。……幸好一九七八年严冬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改变了中国,我也随之获得了生存的尊严。
——余秋雨《山居笔记》
材料二: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否则只能导致失误,甚至失败。……要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       
——《文选》第3卷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1978召开的“会议”指的是党历史上的哪次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⑵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国曾出现过重大的“失误,甚至失败”,试举1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自己的模式”是指什么?
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

A . “重本抑末”政策 B . 汉化政策 C . 闭关锁国政策   D . 休养生息政策
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A . 解放前 B . 新中国建立时期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 . 三大改造时期
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

A .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 . 美国是世界霸主 C . 多国争霸 D . 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在大量西方同类专著中,结构清晰,考据严谨,文笔典雅,篇幅适中,已成为此领域备受推崇的权威著作之一。这部著作所描写的战争双方是

A 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

B 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

C 西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

D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士耳其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三中的人物是谁?(1分)概括材料一中其思想的核心。(2分)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2分)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3分)

隋唐时期的绘画,大放异彩。宗教画的现实生活气息浓厚。                  

         已大量出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也日益膨胀,但是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材料二

1)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推行的这一政策的名称是什么?

2)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推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美苏关系的变化和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小明翻阅到一组名称分别为由非洲开往美洲的贩奴船”“黑奴运抵美洲的图片,该组图片反映了三角贸易(  )

A.全过程         B.出程          C.中程         D.归程

英国的生铁产量在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主要说明了

A.工业革命使劳动者获得了解放

B.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切障碍

C.机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的强度

D.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美国革命(注:美国独立战争)成为那些希望摆脱殖民地地位的民族所效法的榜样”。这句话适合用来说明美国革命的( 

A. 起因         B. 发展         C. 结果         D. 影响

201410月是历史上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开始80周年,老战士黄镇用画笔记录了他经历这一历史事件,作品中描绘了汹涌的大渡河、白茫茫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等。他的这段历史事件的难忘经历是指参加了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曹操在公元207年,写了一首诗《龟虽寿》,其中有几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作者的远大抱负。据此你认为曹操的壮心是什么?                                 

A.篡夺汉朝的皇位             B.打败袁绍      

C.统一中国                     D.取得赤壁之战胜利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