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该材料反映的是(    )
A . 李悝变法 B . 吴起变法 C . 商鞅变法 D . 申不害变法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描述的是哪座古代城市(    )
A . 秦朝咸阳 B . 东汉洛阳 C . 唐朝长安 D . 北宋东京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艰苦的探索史。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探究一: 屈辱的侵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

【探究二: 艰难的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

  1. (1)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2)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请说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创办了一所什么学校?

  3. (3) 1927年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 (4)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做?

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是(    )
A . 山顶洞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它在地中海地区孕育,其成就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下列描述,属于古希腊繁荣在政治方面表现的是(   )

①雅典工商贸易兴盛,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最繁荣的城邦②梭伦改革开启了民主政治的道路③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④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唐朝诗人王建在《凉州行》中写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句反映了(    )
A . 唐朝生活的奢靡 B . 唐朝的民族交融 C . 唐朝重视农业生产 D . 少数民族音乐更受欢迎
17﹣18世纪掀起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  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材料二:1789年《人权宣言》颁布时,革命的曙光初照而未取得最后胜利,封建专制遭受重创而君主制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承认、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制度与风尚尚未形成。……但它的基本原则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1. (1) 材料一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有何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文献在哪次革命中颁布?这次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革命又有何进步意义?
  3. (3) 《人权宣言》是哪一机构颁布的?它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有利条件有(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②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③拥有广大殖民地    ④机器工厂的出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此可知,西周初年,周王实行(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等级制度
建国初期的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这三大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 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 B . 稳定了全国的物价 C .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 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 . 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B . 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C . 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D . 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图说历史

结合所学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Ⅰ.红军长征起点是_____(填写地名);

Ⅱ.党召开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在图中_____处(填写对应字母)。

Ⅲ.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在         (填地名)

(2)简要说明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下是三次科技革命中重大科技突破的成果:汽船、互联网、汽车、“多利”羊、电灯、火车机车等。

    材料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请回答:

    1)请你把材料一中的成果分别归入到三次科技革命中。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2举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以上成果未涉及到的其他两个取得最大突破的领域。

    3结合材料三,说一说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国社会主义建没带来的启示。

1984 3 24 日,福建省 55 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是指

A. 增强企业活力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阿拉伯数字   ②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③《荷马史诗》  ④《一千零一夜》等文明成果,属于东方文明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标志是

A.火车的诞生                                     B.珍妮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                       D.轮船的出现

2011424,清华大学迎来了100周年校庆。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下列历史事件和清华学堂创立发生于同一年的是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下列适合作为表格名称的是

事件

时间

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李鸿章、左宗棠等

戊戌变法

18986-9

康有为、梁启超等

辛亥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孙中山

新文化运动

1915年开始

陈独秀、李大钊等

       A.侵略与反抗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近代化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美国指使加拿大扣押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赤裸裸地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历史上,巴黎和会也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其典型史实是
A. 法国收回被割给德国的部分领土
B. 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C. 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
D. 美国居主导地位且获益最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