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生物: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生物试题

在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一片叶子的折光部分不变蓝,而见光部分变蓝,此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的外界条件是,此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是转变成
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上”,那么玻片上写的是“”.

5月24日,在2008年中国田径公开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以13秒18夺冠军。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当刘翔一听到发令枪响时,立即起跑。该反射活动的途径是( )

①耳 ②传出神经 ③传入神经 ④大脑 ⑤神经 ⑥脊髓 ⑦肌肉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 ①③④⑤⑥②⑦ C . ①③②④⑤⑦⑥ D . ②④①③⑦⑥⑤
小明同学用同一台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和物镜以及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四次。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
A . 5倍、10倍 B . 5倍、40倍 C . 10倍、10倍 D . 10倍、40倍
如图所示为菜豆种子的结构及幼苗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标号⑤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B是由种子的[①]发育成的
  2. (2) C的名称是 ,由[③] 直接发育而成
  3. (3) ②的名称是  , 将来发育成幼苗的[A] 
  4. (4) 菜豆种子的营养贮藏在[④]中,④和⑥组成的结构叫 .
在肺循环中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
A . 含养料少的血转化为含养料多的血 B . 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 C . 含废物少的血转变为含废物多的血 D . 动脉血转化为静脉血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棵树 B . 一群羊 C . 一片草地 D . 一片树林中的所有鸟
下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 . 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 . 当光照强度大于n 1 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 . 当光照强度大于n 2 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建立者.
在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暗处理的过程中植物主要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A . 光合作用 B . 蒸腾作用 C . 呼吸作用 D . 以上三种都有
下列器官位于胸腔的是(    )

A . B . 脾脏 C . D . 肝脏
老王因雾霾天气引发了急性支气管炎,刚其血常规化验结果中高于正常值的是(   )
A . 血小板 B . 白细胞 C . 红细胞 D . 血红蛋白
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 应激性 B . 细胞结构 C . 生长现象 D . 新陈代谢活动
植物细胞中与制造有机物有关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叶绿体 C . 线粒体 D . 细胞核
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它具有下列哪项特征(   )
A . 生活需要营养 B . 能进行呼吸 C . 能生长和繁殖 D . 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该生态系统中,鹰和蛇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B . 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 C . 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D . 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管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     )
A . 葡萄糖 B . 二氧化碳和水    C . 氨基酸 D . 脂肪酸和甘油
眼虫细胞内有叶绿体,在有光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的环境中又能从外界摄取有机物.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适应生物 D . 环境依赖生物
某同学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这是因为声波刺激了(  )的听觉感受器,然后传递给听觉中枢.

A . 耳蜗 B . 鼓膜 C . 外耳道 D . 咽鼓管
与桃树相比,松树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   )

A . 果实内有种子 B . 没有果皮,种子裸露在外面 C . 用孢子繁殖后代 D . 有发达的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