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生物: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生物试题

如果将草履虫和白细胞(具有细胞核)一同放在淡水中,那么        ( )

A . 两者都死亡 B . 草履虫存活,白细胞死亡 C . 两者都存活 D . 草履虫死亡,白细胞存活
下列关于克隆羊“多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与供核母羊长得一样 B . 没有用到卵细胞 C . 在代孕母羊的子宫内发育的 D . 控制其生长发育的信息在DNA上
“试管婴儿技术”实际上是用试管取代了下列哪个过程(    )
A . 受精及形成胚泡 B . 胚胎发育 C . 胎儿发育 D . 分娩
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是(   )
A . 弗莱明 B . 法布尔 C . 罗伯特·  虎克
为了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组别

种子数(粒)

处理方法

萌发数(粒)

20

有光,不加水,25℃

0

20

有光,适量的水,25℃

19

20

有光,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25℃

0

20

无光,适量的水,25℃

18

  1. (1) 用①组与②组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

  2. (2) 若要探究光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②组与组进行对照.根据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

  3. (3) ③组的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充足的

  4. (4) 水稻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

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2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

A . 图1中萝卜会变软 B . 图2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 . 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D . 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图是模拟膈肌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 . 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 . 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 . 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左心室的血液通过肺动脉流向全身。
在低倍镜的视野里看到字母b,标本上实为(    )
A . b B . d C . p D . q
如图表示人体某些生理活动,其中①~⑤表示体内的生理过程a~d表示某种或某类物质。如表是人体内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差异(克/100毫升),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5

主要成分

A

B

C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01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1. (1) 图中过程①的生理过程表示
  2. (2) 过程②是通过实现的;外界气体c进入肺时,肋间肌、膈肌处于状态。
  3. (3) 物质a运输到组织细胞后,被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的完成。
  4. (4)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知,B表,它是A液体经过(填图中数字)作用形成的。若某人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填名称)发生病变。
防腐剂能把食物中的细菌杀死,防止食物腐败,科学家证实食用过多的防腐剂对健康有害,因此要少食用含有防腐剂的食品。
水是生命之源.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同时还要不断地向外散失水分,水分的散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刚同学想: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系吗?针对这一疑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上选取两段枝叶相似的枝条,一段保留全部叶片,另一段去掉大部分叶片.

②用量筒取等量清水,分别注入编号为甲、乙的两个锥形瓶里.

③把两段枝条分别插入两个锥形瓶里,并用脱脂棉塞紧瓶口.

④将两个实验装置置于相同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出锥形瓶中的脱脂棉和枝条.

⑤用量筒分别测量两个锥形瓶中剩余的清水量,计算实验前后两个装置内清水量的差值,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装置

清水量(毫升)

初始量(毫升)

最终量(毫升)

差值(毫升)







  1. (1) 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2. (2) 实验步骤③中,用脱脂棉塞紧瓶口的目的是

  3. (3) 实验步骤④中,将装置置于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是利用了对蒸腾作用强弱的影响.

  4. (4) 实验步骤⑤中,如果甲、乙两个装置内清水量的差值相同,则说明;如不同,则说明

  5. (5) 该实验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植物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通道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对自身的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试举一例

孑孓是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中。几个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一周后他们发现:甲组孑孓衰弱或死亡,而乙组孑孓均正常生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探究的问题是: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 B . 甲组应放在弱光处,乙组应放在强光处 C . 甲组设置细密的铁丝网,目的是将烧杯中的水分成上下两部分 D . 该实验的结论是:生活在水中的孑孓不需要空气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须臾不止的。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 (1) 鹿、兔、树和草死亡以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把它们分解为
  2. (2)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作为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
以下关于人体生殖和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禁止近亲结婚是降低人类遗传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B . 女性体细胞中只含有X一种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含有X、Y两种染色体 C . 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 D . 人的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的
有关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B . 膀胱是尿液形成的部位 C . 血管内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 . 神经系统由大脑和神经组成
为了提高树木移栽时的成活率,我们常采取的措施及原理正确的有(   )

①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降低蒸腾作用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阻止光合作用

③尽量带土移栽——减少对根毛的损害

④栽种后挂瓶输液——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都有(   )
A . 种皮和胚 B . 种皮和胚乳 C . 胚和胚乳 D . 种皮、胚和胚乳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最终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    )
A . 叶绿体 B . 氧气 C . 淀粉 D . 线粒体
杨树的茎能够不断长粗是因为杨树的茎中有(    )
A . 树皮 B . 韧皮部 C . 木质部 D . 形成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