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生物: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生物试题

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大棚种植产量的是(   )
A . 提高氧气浓度 B .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 . 适当加大昼夜温差 D . 适当增加土壤肥力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A . 蛋白质 B . 无机盐 C . 糖类 D . 维生素
结扎输卵管能够避孕,原因是(    )
A . 使卵细胞不能受精 B . 使卵细胞不能形成 C . 使性激素不能分泌 D . 以上都是
如果调查范围比较大, 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 . 根冠 B . 分生区 C . 伸长区 D . 成熟区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这是酒精分别对脑结构中哪些部位作用的结果(   )
A . 脑干、小脑、大脑 B . 小脑、大脑、脑干 C . 大脑、小脑、脑干 D . 大脑、大脑、小脑
一粒种子无论是在肥沃或贫瘩的土壤中,都可以发芽,根本原因是 (   )
A . 种子萌发不需要营养物质 B . 种子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 C . 种子的子叶或胚乳中含有营养物质 D . 肥沃或贫瘩的土壤中都含有种子萌发的有机物
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

  1. (1) 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的,而且胚必须是的.

  2. (2) 外界条件:一定的、充足的和适宜的

将有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合理密植                     A、呼吸作用

中耕松土                     B、 光合作用

摘除主干上的顶芽            C、蒸腾作用

移栽幼苗在阴天或傍晚进行   D、顶端优势

关于如图所示枝芽和枝条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是由「1」发育来的 B . c是由〔4〕发育来的 C . 枝芽能发育成叶和花 D . 摘除a后,d很快发育成枝条
人在平静状态下完成吸气过程,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是 ( )
A . 容积缩小,气压升高 B . 容积缩小,气压下降 C . 容积增大,气压升高 D . 容积增大,气压下降
下面图示中,图1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的永久涂片。请据图回答。

图片_x0020_1488346151   图片_x0020_526546896

  1. (1) 图1中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目的是
  2. (2) 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像,你认为[3]是血管。
  3. (3) 当我们身体内有了炎症,图3中[]的数量会增多,A与C在结构 上的区别是C有
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体循环开始于[ ] ,结束于[ ] .

(2)肺循环开始于[ ] ,结束于[ ] .

一台显微镜,它的三个目镜分别是5×、10×、15×,两个物镜分别是10×、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小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      )
A . 50、400 B . 100、200 C . 50. 600 D . 400. 600
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过程中,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 c>a>b B . a>b>c C . a>c>b D . b>c>a
下列有关胰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许多胰岛联合在一起构成胰腺 B . 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 C . 胰岛能分泌胰液,消化食物 D . 胰岛分泌物通过导管运输入血,凋节血糖浓度
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填“甲”或“乙”)是植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2. (2) 和乙细胞相比,甲细胞所特有的细胞结构是[]、[]、[]
  3. (3)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选取实验材料前,需向载玻片上滴加一滴;选取的材料必须是的才能更好地进行观察;并且要将实验材料在载玻片上
  4. (4) 若在较暗环境中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对光应选用的光圈和面反光镜,若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移动,从而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5. (5) 图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图中细胞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下列现象中,没有体现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 . 植物移栽后进行遮阴 B . 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 C . 刚收获的粮食堆放一段时间会发热 D . 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瓜果较甜
草履虫细胞和草莓细胞相比,草履虫细胞没有细胞壁。(判断对错 )
人一生中身高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 . 幼儿期 B . 童年期 C . 成年期 D . 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