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只闭合S1、S3时,L1、L2发光,L3不发光
B.若先闭合S2、S4,再闭合S1、S3,L1、L2和L3都在发光
C.若先闭合S1、S3,再闭合S2则L2被短路
D.只闭合S2、S4时,L2、L3串联且发光,L1开路
用甲图测小灯泡电阻。灯泡正常发光的电压为2.5V。
(1)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Ω;
(2)若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发生偏转,而小灯泡不亮。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说出一种即可);
(3)若一个电表发生故障,但有已知的定值电阻R0可提供的情况下,下列电路中不能测出小灯泡电阻的是_______。
以下三幅图表示的都是生活中声的应用实例,其中:
(1)主要应用声传递信息的是_____图。
(2)主要应用声传递能量的是_____图。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某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实物电路的连接( );
(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______的位置。闭合开关S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故障排除后进行实验,通过移动滑片记录了多组数据,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像。据图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4)现将该小灯泡与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入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W。
小明在测铁块长度和质量时,
(1)如图(a)所示,铁块的长度为_________cm。
(2)他调节天平平衡后,把铁块放在右盘,往左盘依次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请纠正他操作中的不妥之处:________。纠正后重新测量,砝码质量及游码所对的示数如图(b)所示,铁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
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利用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甲所示),则C处应放置 (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2)实验后,可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成像规律判断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A.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可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
C.若烛焰朝着凸透镜方向前后不断晃动,则光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像
D.若烛馅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
(3)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得到了如下数据: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焦距f/cm | 像的性质 | 像距v/cm |
1 | 12 | 10 | 倒立放大实像 | 60 |
2 | 14 | 10 | 倒立放大实像 | 35 |
3 | 15 | 10 | 倒立放大实像 | 30 |
4 | 30 | 10 | 倒立缩小实像 | 15 |
5 | 30 | 12 | 倒立缩小实像 | 20 |
6 | 30 | 15 | 倒立等大实像 | 30 |
下列对表中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A.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时,所成的像有可能相同
B.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时,像距越大
C.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不同时,所成像的性质有可能相同
D.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且成放大实像时,像距与物距之和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4)如图乙所示,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这个像.某同学在凸透镜前再放了一个凹透镜,此时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侧移动(选填“左”或“右”).如果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向 (填“上”或者“下”或者“不变”)移动,如使像在光屏中央,凸透镜应向 (填“上”或者“下”或者“不变”)移动.
(5)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其原因不可能是
A.烛焰、光屏的中心不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B.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
C.蜡烛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D.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6)将蜡烛置于凸进镜一倍焦距处,结果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这是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