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行船 B . 远树 C . 河岸 D . 山峰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关于电视屏幕上的荧光点能复合成多种色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是由颜料的三原红、黄、蓝复合的 B . 是光的三原红、绿、蓝复合的 C . 是光的三原红、黄、蓝复合的 D . 是由颜料的三原红、绿、蓝复合的
根据下表中的资料,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固态酒精的温度一定低于-117℃ B . 南极的最低气温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 . 灯泡里的灯丝要用金属钨来做 D . 水达到0℃就一定会结冰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 . 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 . 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 . 2~5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D . 5~7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 . 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D .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 . 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 . 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 . 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二十一世纪“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大桥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海底隧道全长5.6km),于 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港珠澳大桥是中国桥梁建设者们勇于攻克难关、不断挑战极限,用智慧和汗水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确立“中国标准”的又一典范!

图片_x0020_1174742573

  1. (1) 轿车的速度表如图甲所示,轿车的即时的速度是:
  2. (2) 大桥上某处有如图乙所示交通标志,其意义是:.同时此处大桥上还设有“区间测速”,就是在两个监测点安装监控探头,测出车辆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判断是否超速.若监测点 A、B相距 16km,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丙所示.

    图片_x0020_264734401

  3. (3) 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用了多少时间?
  4. (4) 轿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超速?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
关于透镜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 . 照相时,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C . 较小的文字通过投影仪可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 .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放大的虚像,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 (1) 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

  2. (2) 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14cm刻度处,需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的实像;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 (3) 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眼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C . 医生用“B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D . 今年滨州市学考英语考试由上午调整到下午,目的是减少喜宴鞭炮声对听力测试的影响
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家用电饭锅的正常工作电流大约是20mA B . 家用白炽灯功率约为40W C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D . 物理实验用的导线的电阻约为1k
为了“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和停表、刻度尺.实验时,使斜面保持适当的坡度,金属挡片分别放在斜面底端和斜面中点,把小球放在斜面顶端滑下,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时通过前半段路程和通过全程的速度是否变化.

  1. (1) 要完成这实验探究,必须收集的有效测量数据有哪些?
  2. (2) 根据公式计算小球的速度,判断小球的速度是否变化。
请你把下面两幅图补充完整.

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为 º ,折射角为 º ,MN的侧是空气(填“左”或“右”)

图片_x0020_649651555

下列哪些声音是噪声(   )
A . 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 B . 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 C . 火车的鸣笛声 D . 公园里悠扬的声音
如图所示,边长为 0.2m 的均匀正方体甲和盛有水的底面积为 9×10-2m2 的薄 壁圆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乙容器足够高.现将甲浸入水中(甲在水中沉底).

图片_x0020_100026

  1. (1) 若乙中水面最初高度为 0.1m,求放入甲后水面最终高度;
  2. (2) 若乙中水面最初高度为 0.15m,求放入甲后水面最终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