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物理

一辆汽车的质量为1.5×103kg,当它以60k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2000N,那么它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N。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推力 的作用,物体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推力小于摩擦力 B . ,物体做匀速运动 C . ,推力等于摩擦力 D . ,推力的大小始终不变
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的声音是由产生的,靠传播过来的,“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相似.
功率为10kW的起重机在一分钟内,将重 的物体升高2m,水平移动4m,则下列数据错误的是(    )
A . 总功为 B . 有用功为 C . 总功为 D . 机械效率为30%
如图1是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作用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观察到导线ab向右运动,记录现象如图2甲所示,(图2甲、乙、丙是该实验装置的剖面图),其中表示电流垂直向外流出,表示电流垂直向里流进.接着把磁体的 N、S极对调,记录的现象如图2乙所示.

  1. (1) 比较图2甲、乙可知,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   方向有关;

  2. (2) 在图2丙中画出磁感线方向;

  3. (3) 在图2丙中画出导线受到的磁场力F的示意图.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 (1) 压强计是通过U型管的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 (2) 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①比较甲和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③比较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理由是: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硬邦邦的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剥去纸,冰棒冒“白雾”,若把冰棒放进茶杯,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冰棒放在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
A . 凝华、汽化、液化、熔化 B . 凝华、液化、液化、液化 C . 凝华、汽化、液化、液化 D . 凝华、液化、液化、熔化
如图所示,是探究串联电路中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关系的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4.5V,L1、L2为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当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不亮。用电压表进行测量时,测得AB两点之间的电压为零,BC两点之间的电压为4.5V。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灯泡L1的灯丝断了 B . 开关接触不良 C . 灯泡L2的灯丝断了 D . 灯泡L2被短路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在部分出租车中使用,天然气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出租车司机利用手机中滴滴软件接单,手机是通过来接收信息。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玩排球的一个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力是手发生形变产生的 B . 排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C . 排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 D . 排球能够下落,是由于排球具有惯性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6cm B .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 C .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g D . 声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106m/s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过程

下面是小雨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的实验:

①     调整蜡烛烛焰、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大致在.②如图,将蜡烛放在某个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相距v.③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多做几次.

数据表格

下表是小雨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请读出上述实验②中的物距和像距填写在表格的第1次实验中:

试验次数

物距μ/cm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距v/cm

1

缩小

倒立

2

25

缩小

倒立

17

3

15

放大

倒立

30

4

16

放大

倒立

27

5

30

缩小

倒立

15

请根据小雨的数据表格分析,他的实验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问题讨论

如图,把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的像.拿另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所成的像.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时,已知入射光线与液体表面的夹角是45°,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105°,则折射角是°,入射角是°.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2. (2) 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 (3) 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4. (4) 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
如图所示,表示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6V,图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图乙为连接不完整的实物图.

  1. (1) 对照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连接部分连接起来.
  2. (2) 如果实验操作中出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0的现象,其故障可能是       
    A .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B . 电压表的量程选小了   C . 电阻Rx发生了短路 D . 把滑动变阻器下端两接线柱连入电路
  3. (3) 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若将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实验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测得的Rx=Ω.
  5. (5) 此实验要多次测量电阻值,最后求电阻值的平均值,其目的是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水中分别漂浮着大、小两个材料相同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木块A、B。则两个木块受到的浮力FAFB(选填“>”、“=”或“<”),水对木块底面的压强pApB(选填“>”、“=”或“<”),缸对桌面的压强pp(选填“>”、“=”或“<”)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选择如下器材:长木板、棉布、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

  1. (1) 根据知识,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运动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 (2) 比较图中两次实验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实验中发现图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图甲的大,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大;
  4. (4) 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法;
  5. (5) 该小组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后重新进行实验,如图丁所示,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与图甲测得的摩擦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此结论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6. (6) 该小组在实验中发现较难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于是他们改进实验,如图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匀速拉动长木板,更易操作(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15Ω.只闭合开关S2R1R2为____联;断开开关S2,且闭合开关S1S3R1R2为____联,此时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0℃的水,现将温度为-10℃的冰投入水中,并盖上瓶盖,将会发生的现象(      

  A.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B.水和冰的温度都不变

  C.水的质量减少,冰的质量增加          D.水和冰的质量都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