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中的“平沙万里绝人烟”的诗句最能反映下列哪个省区的自然景观(    )
A . 河北省 B . 西藏自治区 C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丝绸之路之所以通畅的原因包括(     )

①西汉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事务        ②沿路大规模屯田开垦

③沿途设置众多军事设施和驿站          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联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澳大利亚幅员辽阔,气候比较,草原,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广人稀,适宜大面积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下面四个人的话分别反映了区域之间哪些方面的联系。


  1. (1) ”下个月我们歌舞团要去澳门演出。”

  2. (2) “喂!陈老板吗?我们这里需要一吨山东苹果,请问什么时候到货?”

  3. (3) “明年上半年,我要去新疆支教。”

  4. (4) “我经常通过教学网站下载教学资源,和其他老师交流教学心得。”

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是( )
A . 天皇 B . 军部 C . 内阁 D . 大财阀
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的(    )  

A . 源头 B . 上游 C . 中游 D . 下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大人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                           ——《袁腾飞说中国史》(下)

材料二  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下关江面,清廷派人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无敌初中历史年表》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结合所学知识,绘制一份美国独立战争发展的大事年表。(要求:至少列出包括战争开始和结束在内的四件大事)

下列关于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 . 形成了武士道 C . 打开了通往东方的航路 D . 充当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该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    )

①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                ②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③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④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下列关于四川盆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这里农作物种类多,产量高,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 B . 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降水丰沛,土壤肥沃 C . 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中游 D . 四川盆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汉代“丝绸之路”的作用是( )           
A .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 . 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C . 使中国的丝织品、玻璃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 D . 使美洲特产的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传入中国
我们的班里即将迎来两位外国交换生,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6

  1. (1) 赞比亚所处的大洲A是,加拿大所在的大洲B是,这两个大洲相隔的大洋②是洋,图中③是洋。
  2. (2) 大洲B与D的分界线是,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二的国家是
  3. (3)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填字母),面积最小的大洲(填字母)。
  4. (4) 艾莎一家最有可能信仰的宗教是,瑞内博属于人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地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翻,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1. (1) 至1925年孙中山逝世,请结合史实证明卡片一的 “大总统誓词”中什么内容已经实现?根据材料一中的卡片二 ,请列举史实说明以为首的人是如何实现“大总统誓词”中“图谋民生之幸福”的?
  2. (2) 材料二中孙中山提出哪些革命目标(责任)?与以往革命相比,这些目标有什么不同?
  3. (3)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孙中山革命思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尽管如此,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德国公认最杰出的总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再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2. (2) 在材料二图一中找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哪些时段?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进入70年代后,为什么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对西欧发号施令。
  3. (3) 材料二中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首富与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表一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

19.1

1.5

0.7

71.8

6.9

1956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胡绳《中国的七十年》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新问题出来加紧解决。——南方谈话

  1. (1) 图中会议形成了我国哪一根本政治制度?图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
  2. (2) 材料二表一和图一数据的变化各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两个事件各有何历史意义?
  3. (3) 材料三中南方谈话内容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谈话对我们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什么启示?
我国发现的西汉早期麻纸比欧洲用纸代替羊皮做书写材料要早(    )
A . 10世纪左右 B . 20个世纪左右 C . 13个世纪左右 D . 18个世纪左右
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在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十年“文革“的十年是指(    )  
A .    1949-1959年 B . 1953-1963年 C . 1956-1966年 D . 1966-1976年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