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学习历史应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下面现象中不存在直接联系的是(    )
A . 提高手工匠身份——社会经济恢复发展 B . 设立厂卫特务——强化了皇权 C . 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D . 八股文取士——促进了文化繁荣
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B . 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等 C . 东北三省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 . 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是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滞后的主要原因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双城记》,这段话说明了(    )

①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②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有了提高

③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和人口膨胀等问题

④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把双刃剑,矛盾不可调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和一批爱国的青年学生分别掀起了一场空前的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这两次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②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③无产阶级都是两次运动的主力军

④两次运动都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015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安倍如何表态受到世界瞩目,中日关系走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发生过两次大规模  的战争,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政治明文历程》

材料二:中日历史的对话空间是三个层面互相交错的,政治,情感,和学术。在情感层面,中日两国的历史体验也极不对称。在中国民众看来,中国是战争的被害者,日本是加害者,而在日本民众看来,日本也是战争受害者 一一《人文历史·中日学界的分歧与共识》

  1. (1) 请回答,日本在哪一次战争后割占我们的宝岛台湾?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2. (2) 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全表格

    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著名战役简表

    战役名称

    时间

    指挥者

    意义

    1894年

    丁汝昌

    沉重打击了日本舰队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国民党)

    鼓舞了抗战士气

    1940年

    彭德怀(

  3. (3) 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惨败告终,而抗日战争历经八年,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综合附料一和上题题表,从战争性质和抗战力量两个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 (4)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民众对战争的感受十分不同,请就这种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春秋
公元7世纪时,日本大化改新仿效的是(    )
A .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B . 拜占庭帝国的军区制度 C . 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 D . 古罗马的元首制度
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对于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有重要作用。它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著作是( )       

A . 《四洲志》 B . 《敬告青年》 C . 《天演论》 D . 《海国图志》
假如你生活在战国时期,你所使用的最新的生产工具应该是下图的(    )
A . B . C . D .
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这种现象说明了(    )
A . 教皇是中世纪欧洲的最高统治者 B . 基督教在中世纪西欧占统治地位 C . 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 D . 西欧形成了层层分封的等级制度
1937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实现第次合作,正式建立统一战线。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军,先后开赴抗日前线。
如图所示的三幅图片反映的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三幅图片反映的地貌依次是(    )

A . ①黄土塬、②黄土墚、③黄土峁 B . ①黄土墚、②黄土峁、③黄土塬 C . ①黄土峁、②黄土塬、③黄土墚 D . ①黄土峁、②黄土墚、③黄土塬
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政治制度中,蕴含这一政治内容的有(    )

①建立郡县制度

②设立司隶校尉

③建立刺史制度

④设立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御史大夫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宁波书城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举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展。下列内容符合“红船启航”版块的是(   )
A .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B . 武装起义  军旗飘扬 C . 众志成城  全民抗战 D . 百万雄狮  横渡长江
18世纪后半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在英国正进行着一场其意义毫不逊色甚至更大的革命。“意义更大的革命”指的是(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 . 英国工业革命 D . 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它的辉煌与短暂留给后人太多的追思与遐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位列诸侯】

材料一: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带领)兵救周……有功。周···…东徙雒邑(即洛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史记·秦本纪》

【傲视西方】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

【统一天下】

材料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奔忙于救助百姓、医治战争创伤)之不暇,团平城,病流矢(刘邦为讨伐韩王被匈奴困于平城,为平定英布叛乱被乱箭射伤),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背叛朝廷的王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1. (1) 材料反映了周朝实行哪一制度?
  2. (2) 材料体现了“商君”改革的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3. (3) 材料三反映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什么制度?联系材料四说明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相符合的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戚继光抗倭    ③鉴真东渡    ④玄奘西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京津冀地区和粵港澳大湾区相比较,二者发展经济都具备的有利条件是(    )

①水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发达、便利的交通

④国家的优惠政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下表中的战争形势相继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战役

主要交战国

结果

1942年

中途岛战役

美国和日本

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1942年

阿拉曼战役

英国和德国、意大利

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了转折

1942—1943年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联和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 . 法西斯“轴心国”的形成 B .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 .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 .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读“我国西北地区东、西景观差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的自然特征是(    )
    A . 湿润 B . 半湿润 C . 干旱 D . 半干旱
  2. (2)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植被变化的规律大致是(    )
    A . 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B .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 .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 .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3. (3) 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事物的是(    )
    A . 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 . 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C . 雅丹地貌 D . 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