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历史复习课上李老师请杨小明同学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中冲突最激烈的事件,杨小明的正确回答应是( )           
A . 苏联进攻阿富汗 B . 越南战争 C . 古巴导弹危机 D . 海湾战争
隋唐五位皇帝重视科举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 . 促进经济发展 B . 公正选拔人才 C . 促进文化发展 D . 维护国家统治
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主要有利于当时社会(    )
A . 经济的发展 B . 思想文化的发展 C . 军事学说的发展 D . 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下列场景能够正确反映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社会现象的有(    )

①近代工厂逐渐增多    ②土地买卖日趋频繁

③新式学校发展迅速    ④天皇权力逐渐增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④③④   D . ①②③④
英国从以下哪个条约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
A . 《南京条约》 B . 《虎门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黄埔条约》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大地很早便出现了人类的足迹,请选出下列哪些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相似点(    )       

A . 都基本具有人的特征并保留猿类特点 B . 都已经吃上熟食使用自然火 C . 都能制造粗糙的石器用于劳动 D . 都能缝制衣物御寒有爱美意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想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精神】

材料一: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北京爆发了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红船精神】

材料二:  中共一大的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的一艘游船上召开。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成立,自从有了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长征精神】

材料三:“(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及其人赢得了中国。”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

  1. (1) 100多年前民族危难之际,青年学生率先挺身而出的先锋。他们的哪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根据材料一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 (2) 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材料二中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的体现是什么?
  3. (3) 长征初期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局面改变的原因有哪些?
  4. (4) 对“长征却使及其人赢得了中国”你是如何理解的?
贞观初年,唐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为此唐太宗( )           
A . 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B .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 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D .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教育。长安设立了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做官。此外,还在地方设立。私人传授儒家学说的学者也很多。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年。
2021年是中国建党100周年。“十一”期间,沈阳的小明一家利用手机导航地图自驾到锦州旅游,在游览解放锦州烈士陵园后,又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导航地图属于(    )
    A . 地形图 B . 农业图 C . 交通图 D . 政区图
  2. (2) 导航图中提供的信息有(    )

    ①行进方向    ②经过道路    ③地形地势    ④路程用时    ⑤天气状况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③④⑤
  3. (3) 上图是小明手机搜索的从锦州烈士陵园到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导航图,从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辽沈战役纪念馆在锦州烈士陵园的东南 B . 方案二在三条路线中路程最长,耗时最多 C . 常规线路到达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路程约为8.9公里 D . 图上比例尺为线段式比例尺
冷战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对峙与竞争的状态。这种状态开始的标志是(    )
A . 华约的建立 B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 德国的分裂 D .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青藏高原内部平坦,无高大山脉 B . 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都经横断山脉 C . 青藏高原雪峰连绵,冰川纵横 D . 藏北地势平坦,荒漠广布
如果把辛亥革命分成“构想其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四个阶段,下列史实归类和表述正确的是(    )

阶段

史实

地点

A

构想共和

中国同盟会成立

夏威夷

B

浴血共和

新军工程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武昌

C

缔造共和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南京

D

维护共和

孙中山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北京

A . A B . B C . C D . D
读“世界大洲和大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大洲:A是;E是
  2. (2) 大洋:①是;③是
  3. (3) 大洲之间的分界线:A大洲与E大洲的分界线是;G大洲与B大洲的分界线是
  4. (4) 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是位于C洲的,该国的主要官方语言是,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该国属于国家。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之一。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②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完全不利

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越来越多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结合下图,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不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 B . 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南北的水陆交通 C . 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不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D . 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国界是国家间经过谈判商定后人为划定的.读下图回答问题.

  1. (1) 阿根廷和智利的国界线是以为主要依据划分的,阿根廷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半球.

  2. (2) 埃及与利比亚、埃及与苏丹的国界线分别是以为主要依据划分的.

如图反映了哪国的历史进程?(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日本 D . 俄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1. (1) 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与炎帝共同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 (2) 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方是谁?
  3. (3) 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所取代?被取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南宋抗金将领中最著名的是(    )
A . 戚继光 B . 岳飞 C . 寇准 D . 韩世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