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既在欧洲战场对德作战,又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的反法西斯国家是(     )

A . 中国、美国 B . 英国、法国     C . 苏联、美国 D . 中国、苏联
某校两名中学生在街上打磁卡电话,一时打不通,竞把听筒狠狠地砸在电话机上,以发泄怒气,结果毁坏了公用电话。这是一种(     )


A . 可以原谅的行为    B . 违反社会规定的行为 C . 正常消费的行为   D . 合理地宣泄情绪的行为
法国首都巴黎被世人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主要是由于它的(    )
A . 城市规模与艺术氛围 B . 街头艺术与露天画廊 C . 生活环境与时尚潮流 D . 城市景观与艺术氛围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试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主义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

材料三: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请回答:   

  1. (1) 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发生在哪一年?   
  2. (2) 材料二中的“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起到了什么重大作用?   
  3. (3) 针对材料三中的状况,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开创了什么经济模式?   
探索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知识之间对应关系相符(   ) 

 ①打倒孔家店——五四运动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 

 ③和平、土地、面包——十月革命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李世民是中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用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着他的帝国,为中国开创了130 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选项

对联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

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A . A B . B C . C D . D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会的都是北京中等以上学校的青年学生,其中有许多北京大学的学生……每句话似乎都带着爆发力,往往不等那段话说完,从最近的圆周起,齐拍的掌声层层向外扩展。”

——游行学生王统照

材料二:对于五四运动的爆发——在巴黎的中国政治领袖、中国学生各组织、华侨代表等,每日必往中国代表团总部,不断要求代表团明确保证,不允保留即予拒签。他们还威胁道,如果代表团签字,他们将不择手段,加以制止。”             

  ——《顾维钧回忆录》

材料三:雄伟的工人和学生的队伍走上了街头,全国范围内激扬起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浪潮。……特别是一向被人轻视的工人群众也发出了怒吼,这是一支真正能制一切反动派于死命的伟大生力军。……处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一种激烈的变化。                           

——吴玉章《回忆五四前后的思想转变》

  1. (1) 五四运动中,为什么首先行动起来的是青年学生,特别是北京大学的学生?
  2. (2)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蕴含着中国内政和外交深刻互动,请分别用史实说明五四运动前后这一深刻互动。
  3. (3) 结合材料三,分析五四运动的影响。
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

A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 )           
A . 凡尔赛体系 B . 华盛顿体系 C . 两极格局 D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下图是某中学校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中学的校门朝向是(  ) 
    A . 东方 B . 南方 C . 西方 D . 北方
  2. (2) 若量得实验楼到教学楼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而实际距离有100米,那么该图所用的比例尺为(  ) 
    A . 1∶50000 B . 1/500 C . 1∶50 D .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
1984年,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 进行股份制改革 D .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各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高祖纪》

【制度篇】下列图1、图2、图3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

 

【文化篇】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柏杨《中国人史纲》

【综合国力篇】(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 (1) 材料中的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次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2. (2) 图1反映了朝廷是通过什么制度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图2的中书省和图3的中书省职能有何不同?
  3. (3) 根据材料,说说隋朝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4. (4) 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等方面举例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
  5. (5) 结合四则材料,谈谈对当今中国发展有什么启示?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占据浙江的是(    )
A . 直系军阀 B . 奉系军阀 C . 桂系军阀 D . 皖系军阀
亚非文明的发源地都位于大河流域,合理的解释是大河流域(    )


A . 有很多城市    B . 是历史的巧合 C . 降水比较充沛    D . 比较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生产
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的是(   )​

A . 北京师范大学 B . 京师同文馆 C . 商务印书馆 D . 京师大学堂
《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指新中国著名科学家(    )
A . 袁隆平 B . 李四光 C . 邓稼先 D . 钱学森
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而带来的问题是(    )  
A .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B . 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环境问题 C . 就业困难、教育、医疗紧张 D . 住房拥挤、交通拥堵
阅读下列材料:

有一位21世纪的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古代,这里正在进行最杰出人物的大选,下面是几段选词:A: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

B:我是著名的治水英雄,驯服了汹涛洪水,各部落首领都向我朝贡

C:我统一了两河流域,在位时还制定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D:我普渡众生,帮助人脱离苦海,我的信徒不计其数

这位学生听了一知半解,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帮助他吗?

  1. (1) 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为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
  2. (2) B是谁?他的儿子破坏了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而用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代之,以巩固王权,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制度吗?
  3. (3) C是谁?他统一后定都在那里?你知道他在位时制定的是什么法典?并且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吗?
  4. (4) D是谁?他建立的宗教意在反对当时社会的什么制度?
70年奋进的脚步,70年光辉的历程。以下对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