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图甲是直流电动机模型(主要部件见文字说明),图乙是自制简易电动机模型。现在主要讨论图乙简易电动机的制作与操作问题:

 

  1. (1) 绕制线圈的铜丝外表有漆皮,必须对线圈引出线的两端(搁置于铜质弯钩的部位)进行刮漆处理,刮漆方法见放大图.按这种方法刮漆,目的是使线圈能够,因此这一部位就相当于图甲中的(填某一部分名称)。
  2. (2) 如果整个制作没有问题,但接上电源后线圈不动,这时应做哪些尝试?(说出两点即可)

    ;

  3. (3) 通电后线圈能转动,如要改变转动方向,可采取的做法是:①;②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据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的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食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食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

  1. (1) 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正确或错误)

  2. (2) 步骤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3. (3) 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针尖能指北,是受到地球周围磁感线的作用 B . 针尖是指南针的S极,针尾是指南针的N极 C . 制作的材料缝衣针可以是金属铜 D . 若自制指南针静止时明显偏离南北方向,说明该空间存在除地磁场以外的其他磁场
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图示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 ①—精子 B . ②—卵巢 C . ③—受精卵 D . ④—胚胎发育
小涛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填“a”“b'或“c”)。
  2. (2) 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速度减小得越
  3. (3) 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
  4. (4) 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5. (5) 上述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科学推理和 。
  6. (6) 从这个实验可以推测出的结论是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表中所示(已知甲、丙两种物质的式量比为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四种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

8

30

50

反应后质量/g

20

待测

39

23

A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 待测值为18 C . 反应中丁和丙的质量比为3:1 D . 甲、丙两种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如图所示为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图解,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①是;②是;③是
  2. (2) 若此图为膝跳反射活动示意图,且结构完整,能完成膝跳反射活动。但人若有意识地控制,也可不使小腿弹起。此时,该反射活动属于复杂反射,需要的参与。
某科学兴趣小组根据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发现,采用橡皮筋建立星系运动模型探究星系运动的特点。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红墨水在浅色橡皮筋上依次点上等距离的三点A,B,C,如图甲所示,使L1=L2=1厘米;

步骤二:拉住橡皮筋的两头向两边拉长,如图乙所示,使L′1=L′2=2厘米;

步骤三:继续拉长橡皮筋使L″1=L″2=3厘米……

  1. (1) 如果以A点为参照物,图丙中s表示运动距离,t表示运动时间,那么射线表示VC(C点的运动速度)。
  2. (2) 如果以A点表示我们居住的地球,B点和C点分别表示与地球相距较近和较远的星系,那么可以得出什么定性结论?
  3. (3) 星系离我们的距离与它的退行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
  4. (4) 该实验结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论是

 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 (相同/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先后让小车在棉布、木板、玻璃上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 ,进一步推理,如果没有阻力,运动的小车将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状态.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气缸内气体压强p与缸内气柱长度h的关系,设计了一个带有活塞(横截面积S = 5cm2)并封闭了气体的密闭金属气缸,如图甲所示。某次实验过程中,活塞缓慢下压,记录数据后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活塞下压过程中,缸内气体压强(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 (2) 据图乙可知, a缸内气体压强p与长度h成比(填“正”或“反”)。
  3. (3) 经测量,当缸内气体压强p为1×105Pa时,缸内气体的密度ρ1为1.3kg/m3 , 那么,当缸内气体压强p为5×105Pa时,求缸内气体的密度ρ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汽油挥发 B . 水的电解  C . 瓷碗破碎  D . 干冰升华
  • 人的生殖细胞包括 和 。 的过程叫受精,受精后形成的一个细胞叫做 。受精的部位是 ,受精卵的分裂是从 开始的,分裂形成的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通过  从母体吸收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胎儿成熟后由  产出。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体验探究的过程,也可以从事实中得出结论或规律.分别设计简单的实验,完成下表内容,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2)

 

 

稀盐酸呈酸性

(3)

 

 

化学反应中不通过燃烧也可获得热量

小江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向下俯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 8mL,则小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 小于 12mL B . 等于 12mL C . 大于 12mL 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2mL
下列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   )
A . 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 10℃ B . 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 10℃ C . 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 D . 取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25g黄铜(Cu、Zn合金)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H2质量消耗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象,

    求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上述黄铜与稀盐酸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 g.

  2. (2) 铝条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速率与反应时间如图象解释产生三原因:OA段.AB段.BC段
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 (1) 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2. (2) 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03691215182124273036
    凝固点(℃)0-2-4-6-8-11-15-18-17-1.8-0.4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3. (3) 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 (4) 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如图,某食物的消化最终产物a进入血液,再进入组织细胞参与代谢以及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食物是淀粉,那么物质a是氨基酸 B . b气体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 . c气体从肺排出时,胸腔体积增大,肺内压强增大 D . 检验f成分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此人肾小管发生了病变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包括因素和因素。火山喷发、、水旱灾害、雷电、火灾、、滑坡、等自然灾害都属于自然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越来越强烈。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往往是共同作用的,因素可以导致因素的强化或弱化。
今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潜水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大范围全覆盖声学探测。它的任务是研究深渊水团特性的空间变化规律、底层洋流结构等。获取全海深剖面与深渊海底的温盐深、深度剖面洋流变化等数据,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科学问题 B . 提出猜想和假设 C . 制订探究方案 D . 获取事实与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