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

  1. (1) 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轻微调节的结构是(  )
    A . 结构11 B . 结构10
  2. (2) 物镜是指图中的(  )
    A . 结构1 B . 结构4
  3. (3) 取显微镜时,手握显微镜的部位应是(  )
    A . 结构12 B . 结构13
  4. (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看到的物像是(  )
    A . 倒像 B . 正像
  5. (5) 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所使用的目镜是“8X”,物镜是“15X”,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
    A . 15倍 B . 23倍 C . 100倍 D . 120倍
  6. (6) 某同学将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镜下镜检,结果什么也没有看到.请你帮助找出可能的原因(写出一点)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某粒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一定是(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阴离子  D . 阳离子
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 . 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 C . 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凹面镜 D . 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平面镜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有关,与大小和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 石灰水与稀盐酸 B . 铜与硝酸银溶液 C . 银与稀硫酸 D . 二氧化碳与水

 小勇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 B . 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J C . 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W D .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用同一套装置,先后加热并不断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

  1. (1) 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

  2. (2) 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相同比较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加热时间/min

    0

    0.5

    1

    1.5

    2

    温度

    煤油











  3. (3) 实验结束后,小明查表知道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则500g水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是;若这些热量由酒精完全燃烧获得,则至少要消耗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

小金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完成如图甲乙所示操作,回答问题:

  1. (1) 为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出示的器材,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2. (2) 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3. (3) 该实验对玻璃板的操作非常重要,下列操作中对实验结论的得出无影响的是    
    A . 玻璃板未与白纸板垂直(如图 1) B . 玻璃板放置时与白纸板垂直,但未与白纸的 XY 边平行(如图 2) C . 玻璃板放置正确,但实验过程中忘了画出它所在位置,只记录了蜡烛和像所在的点(如图 3)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 .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 .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如图所示的泉州湾大桥于2015年5月12日正式通车,其跨海大桥长12.45km,最高限速100km/h,若某小汽车以最高限速在此桥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000N,乘员的平均质量为60kg,小汽车的部分参数如表,求

 空车质量

 1600kg

 满载人员

 5人

满载时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

 0.08m2

电动机额定电压

 48V

求:

  1. (1) 小汽车以最高限速匀速通过此桥的时间.

  2. (2) 小汽车满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 (3) 小汽车匀速通过此桥的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今年5月,我市研发出7μm超薄铜箔,该项技术全国领先。铜能加工成铜箔是利用铜的(  )

A . 导电性  B . 延展性  C . 可燃性 D . 抗腐蚀性
当血型不同而输血时,受血者的血液中会发生的反应是()

A . 血液凝固 B . 红细胞凝集 C . 白细胞凝集 D . 血小板凝集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投入三个杯子里(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 铁的密度为7.9×103kg/m3 , 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则杯子里溢出的水最少的是(   )
A . 放铜块的杯子 B . 放铁块的杯子 C . 放铝块的杯子 D . 溢出的水一样多
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mL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mL;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mL。

  1. (1) 小明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2) 与图甲装置相比,图乙装置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3. (3) 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某科学课外实验小组,对照明灯具的发光与发热问题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选用两个如图 1 所示的相同密封盒子,将两只额定功率相同但种类不同的照明灯甲和乙分别安装在灯座上,并让两灯正常工作,用温度计测量通电后两盒子中的温度,每隔 1 分记录一次温度值,通电 15 分,将测得的数据描绘成如图 2 所示的图象。

  1. (1) 照明灯发光过程中发热的工作原理是
  2. (2) 从图象判断哪盞灯的发光效率较高,并说明判断的依据是
自动上水电热水壶因其方便取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取水时,只要闭合取水开关,水泵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就能将水抽到壶内,如图甲。

  1. (1) 电热水壶的水泵原理与图乙相似。图乙中,当泵壳里的水被高速旋转的叶轮甩出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区,水在的作用下,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
  2. (2) 电热水壶的额定电压为220伏,加热功率为1100瓦,保温功率为55瓦,工作电路如图丙。温控开关断开电热水壶处于状态。(选填“加热”、“保温”、“不工作”。)制作电热水壶时,所选用电热丝R1、R2的阻值分别为多少欧姆

如图所示是一个能吹出冷热风的电吹风简化电路图,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只闭合开关S1 , 电吹风吹出冷风 B . 只闭合开关S2 , 电吹风吹出热风 C . 同时闭合开关S1.S2 , 电吹风吹出冷风 D . 同时闭合开关S1.S2 , 电吹风吹出热风
“刷脸时代”已经到来,人脸识别在银行、景区、校园等越来越多的场景落地应用,其原理是根据不同人的脸具有独特的性状特征,则决定人脸这一性状特征的是(   )
A . DNA B . 基因 C . 蛋白质 D . 大脑
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分别是氯化铁、氯化钙、稀盐酸、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 (1) 通过观察,溶液呈黄色的是溶液。
  2. (2) 将剩余溶液分别取样,加入溶液,可以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