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相比,鸟类独有的特征是( )

A . 用肺呼吸 B . 体内受精 C . 陆地产卵 D . 体温恒定
  1.  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是神经系统最高级中枢。 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已知 10℃时食盐水浓度和密度的关系如下表:

浓度

10%

15%

20%

23%

密度(g/cm3)

1.07

1.11

1.15

1.18

  1. (1) 我们曾经做过如图所示实验:将一只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将沉入杯底,但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后,鸡蛋将会悬浮在盐水中。已知这只鸡蛋的密度为 1.07g/cm3。若烧杯中原有清水 270g,求溶解了多少克食盐,鸡蛋恰好悬浮?
  2. (2) 若将质量为 60g,体积为 100cm3 的实心木球放入此盐水中,最后球静止时,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和改变两种情况;二是使物体发生。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发生。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发生改变。

一块农田里,影响玉米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 . 水分 B . 土壤 C . 温度 D . 杂草
水稻的抽穗、扬花、结实过程是一个有性生殖的过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水稻(   )
A . 开了花 B . 储存了有机养料 C . 产生了精子和卵细胞 D .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了受精卵
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

A . B . C . D .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凝聚了不少科学家的心血。

材料一: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某金属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煅烧,煅烧后立即打开容器进行称量,结果发现煅烧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在密封容器中氧化汞分解前的质量和分解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间的关系,证实了质量守恒定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小明认为波义耳实验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2. (2) 小明采用图甲实验方案,测量酒精和水混合前后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老师看到后直接否定该方案,理由是

  3. (3) 小明决定用如图乙装置模拟拉瓦锡实验,测定反应前氧化汞的质量和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记录了以下几组数据:(已知:氧的密度为ρ克/毫升,氧化汞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gO=2Hg+O2↑)

    ①反应前称取的氧化汞质量a克        ②反应前装有氧化汞试管的总质量b克

    ③反应结束冷却后试管的总质量c克    ⑤反应前量筒的总质量e克

    ④反应后量筒内增加的水体积d毫升    ⑥反应结束后量筒和水的总质量f克

    实验操作均正确,在误差范围内,如果出现等量关系(用上述字母表示),可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自新冠肺炎流行以来,人类在抗疫中不断提升检测和治疗水平。
  1. (1) 核酸检测有助于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在人体中检测到的遗传物质--核酸,需隔离或治疗。
  2. (2) 新冠肺炎感染后,肺的功能大大降低,部分患者出院后还需要呼吸康复训练。如图为呼吸训练器及其结构示意图,使用时用嘴吸气,悬浮球会被吸起,吸起的悬浮球数量越多说明呼吸肌的力量越大。请你解释悬浮球能被吸起的原因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烧瓶,同时灌入等量的肉汤,煮沸降温后进行持续观察.装置如图所示.预测实验的结果,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 乙腐败时甲没有腐败 B . 甲腐败时乙没有腐败 C . 甲乙会同时腐败 D . 甲乙永不腐败
气温反映了当地空气的程度,我国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是 。

 如图是某个白化病的家族图谱.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而导致黑色素合成缺陷,从而使皮肤与毛发出现明显的白化现象的遗传病.亲代控制白化病的基因是以 为“桥梁”传递给后代的.

  2. (2) 人的皮肤正常和皮肤白化病是人类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这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3. (3) 图中第一代1、2个体的肤色都是正常的,第二代中5号个体出现了白化病,可推知第一代1、2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

  4. (4) 经基因检测,发现6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a,则其与5号个体婚配后的子代7号个体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5. (5) 第三代7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来自 (5或6).

如图所示,其中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

A . 甲和乙 B . 乙和丙 C . 甲和丙 D . 乙和丁

读东、西两半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是东半球 B . 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 C . 丙点的经度是ll0°w D . 丁点的经度是120°E
有等质量的镁和铁,镁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铁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果可能的是(   )


①反应后镁有剩余         ②反应后铁有剩余

③反应后稀硫酸有剩余     ④反应后稀盐酸有剩余

⑤消耗的铁和镁的质量相等 ⑥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⑥
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 B . 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阻小于乙灯的电阻 C . 两灯串联在220伏的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 D . 将乙灯接入110伏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瓦
A、B、C、D、E、F、G七种物质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物质,各物质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的条件已省略)。

已知:B、C两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可分别发生①和②两个反应;A~G七种物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其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盐,一种物质是单质;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

  1. (1)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G:
  2. (2) 请写出E+F→B+C的化学方程式。

在“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中,电池组是由4节二号干电池串联而成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刚好电压表的0~15V档量程损坏了,聪明的小明同学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将0~3V的那档量程的电压表按图的方法连接起来.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V.这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方向移动.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填:“变大”或“变小”).

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此数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 . 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63.9g B .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在20℃-40℃温度范围内相交 C . 在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210g加入1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 . 在2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100g,恒温蒸发,先析出的晶体一定是氯化钠
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个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    )

A . 烧杯和玻璃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 B . 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玻璃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C . 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玻璃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 D . 烧杯和玻璃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