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 化学反应的条件 B . 化学反应的快慢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 . 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2022年3月,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严峻。各地要求大家非必要不外出。若签收快递,要做好消杀和个人防护,积极预防暴露和感染风险。
  1. (1) 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2. (2) 签收快递时要戴口罩,签收后要洗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3. (3) 接种新冠疫苗来能提高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力属于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如图甲所示的长方体物块,它的长、宽、高分别为20cm、10cm、10cm,质量为1.6kg,g取10N/kg。求:

  1. (1) 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2. (2) 图乙中,把物块竖直放置于足够大的容器内,然后倒入水,直至水深25cm,物块始终保持在直立状态,则:

    ①物块的下底面受到水的最大压力是多少?

    ②在图丙中画出物块在加水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随水深的变化规律即F-h图像。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想让电磁铁吸引更多的大头针,可行的做法是(  )

A . 将滑片P向a端移动 B . 将滑片P向b端移动 C . 用铜芯替代铁芯 D . 减少线圈匝数
如图所示,请分析图中体现了生物具有哪些特征(  )

A . 新陈代谢 B . 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C . 生长 D . 奔跑
阴雨天,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小明设计了如图甲警示灯的模拟电路。

  1. (1) 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湿敏电阻,当湿度变大,电流高达一定程度时警示灯才发光,因此应选择图乙中的(选填“R1”或“R2”)湿敏电阻。
  2. (2) 为了提高警示效果,要求警示灯能亮暗闪烁,湿敏电阻应连接在图甲的(选填“A”或“B”)位置。

如图所示,弹簧秤的示数各为多少?

鲜花人人喜爱,鲜花保鲜成了喜爱鲜花的人所关注的问题。为了研究如何延长鲜花保鲜的时间,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相同的锥形瓶,标上 A 和 B;

②在 A 瓶中加入清水和 2 粒维生素E 形成的液体,在 B 中加入等量的清水;

③在 A 瓶中插入一枝新鲜的玫瑰花,在 B 瓶中插入一枝同样新鲜的百合花;

④将两个瓶子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隔 12 个小时观察一次鲜花的状态,至花全部凋谢;

⑤另取玫瑰花和百合花重复实验。

  1. (1) 小明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2. (2) 步骤⑤的作用是
  3. (3) 小红认为这个方案不合理,她的理由是
 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中的元素是有限的,但组成的物质却是无限的 B . 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也是静止的 C . 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危害 D . 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光线斜射到上下两表面互相平行的厚玻璃板上,在上、下两表面发生折射,如下图所示,则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某同学采集了4种昆虫:蚊子、衣鱼、蜉蝣、蝼蛄,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昆虫,如图所示的昆虫是(   )

A . 蚊子 B . 衣鱼 C . 蜉蝣 D . 蝼蛄
已知在FeS2和SiO2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B . C . D .
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 .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遗迹 B . 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顺序 C . 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 .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达相关选项的方向或刻度的是(   )
A . 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 B . 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方向 C . 丙:对流管中水流动的方向 D . 丁:密度计上的刻度
育英学校的小明同学在参观学校微格教室的时候,发现教室和观测室的中间有一块玻璃,如图甲所示。玻璃旁贴有一张使用说明,如图乙所示。经老师介绍,单向透视膜层与普通镜子相似,对光线有较好的反射效果。小明同学按照要求调整微格教室的照明,发现在教室,玻璃像一块镜子,他能清晰看到自己的像,却无法看到观测室的物体,而在观测室,他能清楚看到教室内的物体。请你结合所学光学知识,解释小明同学所观察到的现象。

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的乘积.其公式为.功的国际单位名称是,符号为
松毛虫是严重危害松树的森林害虫,我国松林管理中已广泛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赤眼蜂把卵产在松毛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幼虫以松毛虫卵里的营养物质为食物,因而使松毛虫的卵不能孵化。请回答:
  1. (1) 以上三种生物是否可称为群落?说明理由。
  2. (2) 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最大优点是
如图甲所示为光照强度的变化与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乙图表示温度变化与某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丙图表示森林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注:光合作用的速率是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制造有机物的量,因为有机物的量测定不方便,通常用氧气的释放量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表示)请回答:

  1. (1) 甲图中曲线上B点代表的含义为  ;
  2. (2) 由上图分析可知,该植物体在其他环境因素适宜时,体内有机物积累的速率要达到最大时对温度的要求应该是.温度超过40℃时此种植物表现为
  3. (3) 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 。
  2. (2) 图丙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选填“外界溶液”或“细胞液”),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 (3) 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原因是.
2013年6月27日,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北部的希韦卢奇活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降落在附近两个村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火山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B . 火山在板块交界处容易发生 C . 火山喷发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D . 喷出的二氧化硫使酸雨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