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高二生物试题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并提取了IAA(吲哚乙酸),然后又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中最为合理的是

A.人体有合成IAA的酶,植物也有   B.人体的肾脏有合成IAA的能力

CIAA是人体的代谢产物,能促进植物生长

DIAA是植物激素,它可随食物进入人体,但人体内没有分解IAA的酶

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B.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D.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要将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与其它细菌分离开,应将它们接种在

 A.含所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B.无氮的选择培养基上

 C.含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D.加入某种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下图表示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某一生命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过程共涉及5种核苷酸           

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无差异

C.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D.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TP的消耗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下表中各项与右图曲线相符的是

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B.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利的

C.自然条件下,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

D.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______B.______。(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讲)

2)该化合物称为______肽化合物,该化合物是由______种氨基酸组成的,区别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是依靠其结构中的______

3)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1,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______

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组织细胞,则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B  为脑细胞,处的O2浓度高于处,而CO2的浓度则相反

      C  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处的血糖浓度低于

      D  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

有关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胡萝卜素是脂溶性色素,宜用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萃取

 

B

胡萝卜素呈橙黄色,是常用的食用色素

 

C

胡萝卜素经人体吸收后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D

植物中只有胡萝卜含有胡萝卜素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油脂和胆固醇

B.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C.需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

A.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C.保持生态系统稳定                       

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分别是 (     )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研究者试图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中华鲟体内的某些蛋白质,使其更加适应现在的水域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工程可以定向改变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B改造蛋白质是通过改造基因结构而实现的

C改造后的中华鲟和现有中华鲟仍是同一物种

D改造后的中华鲟的后代不具有改造的蛋白质

某捕食者与其猎物种群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以捕食者数量为X轴、猎物数量为Y轴作图,则图形正确的是

12.用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导致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B.在普遍使用抗生素以前,病菌不具有抗药性

C.病菌对抗生素进行自然选择,突变为有抗药能力的病菌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强的个体

在如图食物网中,假设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为m,若要使鸟体重增加a,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为b,那么ab的关系可表示为(    )

Ab=90ma+10a                  Bb=25ma+5a

Cb=100ma+10a                  Db=20ma+5a

自艾滋病被发现那天起,科学家就通过国际合作致力于研制让健康人免于感染的疫苗。下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图示①②③中可能发生的特异性免疫是________

(2)    A的名称是________B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

(3)    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苗,是把艾滋病病毒RNA的几个重要片段经某种处理后插入灭活天花病毒DNA中,形成重组病毒疫苗。该疫苗在人体内具有复制能力,产生的抗原蛋白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但不会感染人体细胞。首次注射该疫苗后,人体主要发生图示编号__________过程。有关该疫苗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从①②③④中选择)。

研制过程中使用了逆转录酶 该疫苗进入人体后会有艾滋病病毒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需要利用培养的活的动物细胞培养天花病毒 体现了天花病毒的间接使用价值

(4)    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

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离子                     K+          Na+        Mg2+      Ca2+       NO   H2PO SO Zn2+

培养液浓度/molL 1            2            0.25        1            2            1             0.25        1

      ACa2+                  B SO            C   Zn2+          D H2PO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