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种植物正常的体细胞(示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试判断该植物可能的基因型及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是()
A.ABCd,4 B. AaaaBBBb,4 C. AaBbCcDd,8 D. BBBbDddd,8
某种动物迁入新的环境后,其在8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年份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第6年 | 第7年 | 第8年 |
增长速率 | 0.66 | 1.52 | 2.83 | 3.69 | 2.91 | 1.20 | 0.03 | 0.01 |
A.在这8年间,该动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
B.第5年时该动物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与第2年相比,该动物在第8年时的种内斗争比较激烈
D.第4年时,该动物的种群数量很可能为该种动物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
下图是钙离子参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类似于突触结构)兴奋传递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导到神经末梢时,使轴突末梢膜中的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进入突触小体,引起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将内含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乙酰胆碱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钠离子通过,也允许钾离子通过。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当前膜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则膜两侧离子移动情况是 。
(2)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将乙酰胆碱受体当成抗原,使 被激活,增殖、分化成 ,从而分泌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当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时,乙酰胆碱受体不能与乙酰胆碱结合,最终导致
信号到 信号的转换过程受阻。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重度患者的常用方法是切除胸腺,目的是抑制T细胞发育成熟,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 免疫。
(3)已知某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使肌肉不能正常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机理。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内容。
Ⅰ.实验原理、实验材料:(略)Ⅱ.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浸泡于生理盐水中的神经肌肉接头标本若干,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用一定浓度的该毒素处理。
步骤二:用电极分别对A、B两组材料在如图①处刺激后,用相应仪器在如图②处测膜电位变化及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变化,同时观察肌肉收缩情况。
Ⅲ.实验结果结论
组别 | ②处电位变化 | 突触间隙递质浓度变化 | 肌肉收缩情况 | 结论 (毒素作用机理) |
A组 | 有变化 | 有变化 | 肌肉收缩 | 受刺激后前膜释放递质,后膜兴奋,肌肉收缩 |
B组 | 有变化 | a | 肌肉松弛 | 毒素可能影响了神经递质的释放 |
有变化 | 有变化 | 肌肉松弛 | 毒素可能影响了 b | |
有变化 | 有变化 | 肌肉持续收缩 | 毒素可能影响了 c |
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
A.海带、梨树、酵母菌 B.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B.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 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D.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如图中A、B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①②③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毛细血管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_________ .(填名称)
(2)如果①为淀粉,则②进入A的方式是 ,②从小肠腔吸收到被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利用至少穿过了 _________ 层磷脂分子;若该组织细胞为肝细胞当正常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A中②的浓度比B中的要 _________ ,这是因为 __ _____ __ 。
(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_________ ,原因是图中B内存在着 _________ 物质.
细菌在14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4N,然后再移入15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B.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C.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② D.亲代的DNA应为④
下列关于生长素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越靠近顶芽的侧芽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
B.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衰老细胞
C.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插条的生根效果一定不同
D.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又大多有害,所以对生物进化并不重要
B. 相同的环境中,适应性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一定相同
C.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 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下列有关细胞分子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细胞中组成遗传物质的单体有8种 B.无机盐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C.生物体内的糖绝大多数以单糖形式存在 D.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人体肌肉收缩的反射需通过反射弧完成(如甲图所示),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患者自身产生的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蛋白,导致有活性的乙酰胆碱受体减少,从而影响了神经—肌肉传递过程(如乙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重症肌无力在免疫学中属于___________病。
(2)甲图中_______(填字母)是感受器,若刺激甲图中的b,兴奋在b上传导的特点是_________,此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电位是_____________。
(3)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其中的乙酰胆碱以_______方式释放。B属于内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
(4)若想缓解病人症状,能否通过注射乙酰胆碱受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5)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相当于甲图中的c,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中,利用目的基因对受体细胞进行筛选
B. 杂交育种中,利用病原体感染法筛选出F2中的抗病植株
C. 细胞工程中,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细胞
D. 胚胎工程中,利用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鉴定性别
果蝇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基因B、b控制(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只杂合的灰身果蝇与一只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 )
A. B.
C.
D.
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A中,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一定为重组质粒
B.可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C.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
D.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
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1)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2)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3)分解者,腐生生物 (4)消费者,自养生物
(5)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6)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7)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A.(1)(3)(5) B.(2)(4)(6) C.(1)(3)(5)(6) D.(1)(6)(7)
关于遗传密码的正确说法是
A.mRNA上AUCG中任三个构成 B.DNA上ATCG中的任三个构成
C.反密码子存在于rRNA上 D.密码子与tRNA任意碱基可互补配对
下列关于溶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对细胞有营养作用,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B. 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病菌,具有一定防御作用
C. 刚宰杀的禽畜,立即把肉煮熟了吃口味好,其原因应为溶酶体破裂,释放水解酶,把大分子物质水解,如过一段时间再煮肉老而口味不好
D. 溶酶体是由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
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杂交瘤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减少、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如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鼠源杂交瘤抗体就是从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与 融合,形成 细胞,并通过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在于 可大量制备.
(2)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
(3)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 .
(4)科学家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到鼠淋巴细胞中,这个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 、 ,改造抗体属于 工程的范畴.
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
A. 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浆蛋白 B.葡萄糖 C.钙离子 D.呼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