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高二生物试题

利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成功表达的过程中与基因的生理活动无关的酶是(  )

ARNA聚合酶
BD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逆转录酶

下图曲线,其中纵坐标表示相关生理活动速率变化,横坐标表示相关物质浓度梯度。据图判断,以下不正确的是

A.以某物质浓度为自变量测得该物质运输速率,则仍不能判断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B.以能量为自变量测试某离子跨膜运输速率,可以肯定该离子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以底物浓度为自变量测试某酶促反应速率,该实验过程酶的浓度为无关变量

D.以光照强度为自变量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则曲线拐点以后的限制因素为光照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B  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离心后,35S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C  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

      D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下面是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定浓度的肝素处理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放射冠进入透明带
  B.
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
  C.
精子外膜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D.
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发展历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A鲁宾和卡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

B.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描述法和实验法对生物体的结构进行记录和观察

C.摩尔根用果蝇杂交实验揭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D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

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人工受精后的一定时间,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

C、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

D、一次给受体母羊植入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

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5

10

15

20

物种a

5

10

2

0

0

物种b

1

2

5

3

3

物种c

0

1

3

8

6

A.第1-2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不断升高然后再逐渐降低

B.第1-5年内,物种b成为优势物种

C.退耕还林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

19.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

A.ABabab     B.abaBAb    C.ABaBb     D.AbaBaB

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1)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       ,分析得知该植株发生了突变,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      变异.

2)为了确定植株A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进行测交.如果F1表现型为     ,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

  

3)若(2)中测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型组成如图二.从细胞水平分析出现该植株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未分离而导致的.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生成含有19号染色体和含有29号染色体的配子,请据此写出植株B可育花粉的基因型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了耐盐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系。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获得目的基因需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可通过农杆菌的感染以实现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C.含耐盐基因的水稻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植株

     D.可用较高浓度的盐水浇灌以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

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C.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酸碱度的选择作用诱发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

B.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C.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志鼠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A.125             B.250                C.270         D.300

某同学画了一个人体内部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指出图中产生ATP的途径及一处错误的地方(  )

A①②③④、人体内无过程 B①③④、人体内无过程

C①③④、人体内无过程     D①④、人体内无过程

科学工作者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细胞的膜蛋白后,进行细胞融合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说明()

      A  膜蛋白是可以移动的

      B  两种细胞的膜蛋白种类相同

      C  膜蛋白可以起生物催化作用

      D  膜蛋白能控制某些物质出入细胞

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C.该细胞图中有中心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参与活动

D.该细胞图中有10条染色体,10DNA分子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

A.碳酸    B.碳酸盐    C.二氧化碳     D.碳水化合物

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

下列哪项生命活动不直接依赖于ATP的水解()

      A细胞的分裂    B  消化道吸收钠离子

      C蛋白质合成    D O2进入红细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