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高二生物试题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接受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浆细胞全部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C.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核糖体等的活动增强,导致细胞周期变长

D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只有前者的细胞膜上具有相应抗原的受体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B  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酶所必需的元素

      C  蛋白质中的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D  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某昆虫的体色黑色(B)对灰色(b)为显性.生活在某一个区域内的该昆虫种群,原来Bb的基因频率各为50%,后来该区域煤烟污染严重,若干年后发现B的基因频率为90%b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可推断出(  )

A.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C.该种群产生了新物种      D.该种群产生了生殖隔离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对应正确的是(  )

A.脱落酸﹣﹣麦田除草

B.赤霉素﹣﹣促进a﹣淀粉酶的产生

C.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细胞分裂素﹣﹣获得无子番茄

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     法或     法将样本借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       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       ;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    ;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  

下列生理活动在突触小体不能发生的是  

A.丙酮酸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

移植肾脏后,患者发生排斥反应

 

B

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后,可有效预防乙肝

 

C

花粉引起某人过敏反应

 

D

注射抗生素杀灭体内的细菌

正常情况下,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血浆蛋白、关节滑液和葡萄糖    血红蛋白、O2和脂肪酸

葡萄糖、CO2和维生素B         胆汁、呼吸酶和氨基酸.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B.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

C.当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D.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5℃降至5℃时,耗氧量增加,尿量增加,酶活性基本不变

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

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20.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进化的必要条件

C.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下面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实验室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所用的试剂分别是层析液和无水乙醇

 

B

用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但不能说明样液中就一定含有葡萄糖

 

C

实验室一般用藓类的小叶或菠菜叶为材料来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D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为了探究血浆pH值维持稳定的机制,设计实验比较:蒸馏水、人工配制的缓冲液、血浆,分别滴加0.1mol/L NaOH0.1mol/L HClpH变化的情况.下列关于实验的设计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明显
B.每组中所加酸或碱的浓度和量是相同的
C.本实验缺乏对照
D.血浆和在加入酸或碱后pH都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

  交得F1,再让F1中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2代果蝇中Aaa的频率分别是

  A. 1/41/2    B.1/21/2    C.4/91/3    D.2/91/3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该种群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30%20%

B

45%55%

C

50%50%

D

55%45%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不都具备全部层次的生命系统

B.原始的生命起源于单细胞生物

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无关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20W5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03、黑藻等等.

实验步骤:

准备6套如图所示装置,编号为16.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1g/mLNaHC0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6等分黑藻分别放入16号装置.

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20W50W75W100W200W500W的台灯等距离地分别照射16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

实验结果:

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

组次                                                 20w      50w        75w  100w       200w      500w

                                                     1.8  5.0  9.0  12.0  21.0  19.0

                                                     1.8  5.3  8.0  11.5  20.0  18.0

                                                     2.0  5.0  8.0  12.0  20.0  19.0

均值                                                 1.87      5.1  8.3   11.83 20.3 18.70

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2)根据装置图,上表中各组次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出的?                   

3)将实验处理结果绘成柱形图画在方框内.

4)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                

5)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6)在冬季的人工大棚中种植蔬菜,需要确定合适的光照强度,因为光照不够会降低产量,而提供多余的光照还会浪费钱.通过该实验还不能确定最适合黑藻生长的光照强度,请写出该如何开展进一步的探究:                                         

接近人体的蚊子,可借助汗液散发出的体味寻找适合的部位叮咬。叮咬部位因释放组织胺而出现红肿现象,并产生痒感。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下降

B.红肿等过敏反应存在个体差异

C汗气为蚊子传递了物理信息

D.产生痒觉的中枢是下丘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