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生物

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A . 核苷酸和核糖核酸 B . 脂肪酸和磷脂 C . 纤维素和氨基酸 D . 胆固醇和血红蛋白
下图表示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发热症状,以及免疫细胞对流感病毒的清除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免疫细胞产生的EP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 B . 侵入机体的流感病毒能刺激效应T细胞增殖分化 C . 体温上升会促进机体对流感病毒的清除过程 D . 图中的调节过程依赖神经一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元内的K+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B . 突触后膜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 只有神经元上才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 .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必然引起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开放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兔的红细胞可用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 . 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C . 某些细胞分泌蛋白质可以具有传递信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等作用 D . 甘蔗细胞内不含还原糖,不适合作为还原糖检测的原料
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中,下列研究方案不能实现其目的是(  )

选项

方案

目的

A

建立沼气池

有利于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B

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

培育供移植的组织器官

C

通过体外培养或体内培养骨髓瘤细胞

制备单克隆抗体

D

用胃蛋白酶处理剪碎的动物组织块

制备动物细胞悬浮液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    )

A . 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B . 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 C . 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淋巴因子,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 D . 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小 B . 制备果酒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拧松瓶盖,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保证发酵顺利 C . 测定发酵过程中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时,需要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色 D .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并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分离并鉴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B . 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 C . 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 . 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
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F1自交形成F2的过程中,用4个大信封,按照下表分别装入一定量的卡片,有几个信封卡片设置有误(   )

大信封

信封内装入卡片

黄Y

绿y

圆R

皱r

雄Ⅰ

20

20

0

0

雌Ⅰ

10

10

0

0

雄Ⅱ

20

20

20

20

雌Ⅱ

0

0

10

20

A . 0 B . 1 C . 2 D . 4
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
A . 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 . 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 . 它们的水解产物都是五碳糖 D . 氧化分解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已知一次突触传递的时间约为0.5~0.9毫秒。实验发现,某反射兴奋通过中枢的传播时间约为0.7毫秒,则该反射的类型及其神经中枢分别是(   )
A . 条件反射、脊髓 B . 条件反射、大脑皮层 C . 非条件反射、脊髓 D . 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
下图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D、d表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该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疾病 B . I代的2号的基因型为XDXd C . 图中患病女性都含有d基因 D . III代4号婚后所生后代都患病

番茄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有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F1全为红果;F1自交后得F2320株,其中红果番茄241株。若用字母D表示显性基因,字母d表示隐形基因,请分析回答:

1)在番茄的红果和黄果中,         为显性性状。

2)亲本中红果番茄的基因为         F1(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       

3F2的红果番茄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4)现有一株红果番茄,为了确定其基因型,可以将其与        (填“红果”或“黄果”)番茄进行测交。

(5)上述遗传现象遵循基因的        定律。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想研制出能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当时,他选择了两种肺炎双球菌:带有荚膜、有毒的S型细菌和没有荚膜、无毒的R型细菌。通过实验,格里菲思发现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会使小鼠致死。检查死鼠血样,发现其体内竟然存在S型活菌。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格里菲思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小鼠体内产生的抗肺炎双球菌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3)有人设想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可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请为他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一想法。

实验目的:验证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小鼠若干只、S型活菌、R型活菌、生理盐水、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活菌液,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

实验过程:

                                                                          

                                                                         

                                                                     

实验预期:

                                                                          

                                                                       

对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与分离规律相符

CF2出现4种基因型的个体

DF2出现4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吸收CO2速率,得到图甲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图乙是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12h这个时刻,植物根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   个.

212h18h时刻相比较,叶绿体内三碳酸合成速率  (填相等),30hCO2在叶肉细胞内的移动方向是                        

3)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图甲c点的位置将   (填上移下移不变).

4)图乙中的表示有关结构,abcd表示某些物质,则表示    d表示蔗糖.卡尔文循环需要循环   次才能合成一个c

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A.核糖       B.葡萄糖        C.脱氧核糖              D.麦芽糖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XY,常)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4)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5)Ⅳ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

自由组合定律的“自由组合”是指   

A.不同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决定同一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C.不同亲本间的组合

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D.I、II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