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滑雪以其惊险刺激而闻名,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跃姿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某滑雪轨道的完整结构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其中AB段是助滑雪道,倾角α=30°,BC段是水平起跳台,CD段是着陆雪道, AB段与BC段圆滑相连,DE段是一小段圆弧(其长度可忽略),在D、E两点分别与CD、EF相切,EF是减速雪道,倾角θ=37°。轨道各部分与滑雪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图中轨道最高点A处的起滑台距起跳台BC的竖直高度h=10 m。A点与C点的水平距离L1=20 m. 运动员连同滑雪板的质量m=60 kg,滑雪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起滑,通过起跳台从C点水平飞出,落在着陆雪道CD上后沿斜面下滑到D时速度为20m/s. 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设运动员在全过程中不使用雪杖助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sin37°=0.6,cos37°=0.8. 求:
(1)运动员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在着陆雪道CD上的着陆位置与C点的距离;
(3)从运动员到达D点起,经3.0s正好通过减速雪道EF上的G点,求EG之间的距离。
![]() |
图所示,在xOy坐标系中,x轴上关于y轴对称的A、C两点固定等量异种点电荷+Q、-Q,B、D两点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ABCD为平行四边形,边BC、AD分别与y轴交于E、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E、F两点电势相等
B.B、D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C.试探电荷+q从B点移到D点,电势能增加
D.试探电荷+q从B点移到E点和从F点移到D点,电场力对+q做功相同
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刚传到原点O,原点O由平衡位置向下运动.t=5s时x=4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
求:(1)这列波的周期T与波长λ;
(2)开始计时后,经过多少时间x=8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某种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为2×105Pa,体积为1m3,温度为200K.
(1)它在等温过程中由状态A变为状态B,状态B的体积为2m3,求状态B的压强.
(2)随后,又由状态B在等容过程中变为状态C,状态C的温度为300K.求状态C的压强.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4向n=2的能级跃迁时,会 (填“辐射”或“吸收”)光子,这种光子照射在某金属上,刚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eV.现有一群处于n=4的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在辐射出的各种频率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频率共有 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无关
B.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C. 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
D. 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L为电感线圈、C为电容器、R为定值电阻。当AB两端接有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时,a、b、c三只灯泡都能发光。如果加在AB两端的交变电压的最大值保持不变,而将其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对于频率改变之后与改变前相比(假设灯泡均未烧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c三灯泡亮度不变
B.灯泡a变亮,灯泡bc不变
C.灯泡b变亮,灯泡c变暗
D.灯泡b变暗,灯泡c变亮
2012年8月,临沂等地出现37℃以上的高温,为了解暑,人们用电扇降温.如图所示为降温所用的一个小型电风扇电路简图,其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原线圈接电压为U的交流电源,输出端接有一只电阻为R的灯泡和风扇电动机D,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接通电源后,电风扇正常运转,测出通过风扇电动机的电流为I,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扇电动机D两端的电压为Ir
B.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C.风扇电动机D输出的机械功率为
D.若电风扇由于机械故障被卡住,则通过原线圈的电流为
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两个振源A、B相距6m,振动频率相等,从t0时刻A、B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一个周期,振幅相等,振动图象A为甲,B为乙,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在t1=0.3s时相遇,则( )
A. 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均为10m/s
B. 两列波的波长都是4m
C. 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
D. t2=0.7s时刻B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如图所示,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总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外电路电阻为R,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60°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读数为
B. 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q=
C. 电阻R所产生的焦耳热为Q=
D. 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60°时的电流为
汽车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
A.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走的路程
C. 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到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D. 不能求出上述三个中的任何一个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E=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q成反比
B.由公式φ=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与q成反比
C.由Uab=Ed可知,电场中的任意两点a、b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一定越大
D.公式C=,其中电容器的电容C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无关
一个气泡(气泡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从恒温水池的底部缓慢向上升起,上升过程中气泡内气体 ▲ (选填“吸热”或“放热”),其内能 ▲ 、压强 ▲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横波如图12所示,t1时刻波形为图中实线所示;t2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Δt=t2-t1=0.5s,且3T<t2-t1<4T,问:
(1)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多大?
(2)如果波向左传播,波速多大?
图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电键S闭合前灯泡A、B、C均已发光。那么,当电键S闭合时,A、B、C三个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 )
A.A亮度不变,B变亮,C变暗
B.A变暗,B变亮,C变暗
C.A变亮,B变暗,C变亮
D.A变暗,B变亮,C亮度不变
竖直光滑杆上套有一个小球和两根轻质弹簧,两弹簧的一端各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分别用销钉M、N固定于杆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若拔去销钉M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2,若不拔去销钉M而拔去销钉N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可能为(取g=10m/s2 )
A. 22m/s2,方向竖直向上 B. 22m/s2,方向竖直向下
C. 2m/s2,方向竖直向上 D. 2m/s2, 方向竖直向下
如图,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
| A. | Mg﹣5mg | B. | Mg+mg | C. | Mg+5mg | D. | Mg+10mg |
关于电磁感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一定为零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如图所示,一橡皮绳(遵从胡克定律)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系在一物块上,开始时,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的
点,此时橡皮绳已处于伸长状态,然后将物块沿水平面缓慢移到
点,释放后物块仍能处于静止状态,则移动后与移动前比较
A.水平面对物块的弹力一定增大
B.水平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C.水平面对物块的弹力一定减小
D.水平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如图所示,一块涂有碳黑的玻璃板,质量为2kg,在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一个装有水平振针的振动频率为5Hz的固定电动音叉在玻璃板上画出了图示曲线,量得OA=1cm,OB=4cm,OC=9cm。
求外力F的大小。(g=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