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下册试题

1831年法拉第把两个线圈绕在一个铁环上,A线圈与电源、滑动变阻器R组成一个回路,B线圈与开关S,电流表G组成另一个回路。如图所示,通过多次实验,法拉第终于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S的瞬间,电流表G中有的感应电流

B.闭合开关S的瞬间,电流表G中有的感应电流

C.闭合开关S后,在增大电阻R的过程中,电流表G中有的感应电流

D.闭合开关S后,在增大电阻R的过程中,电流表G中有的感应电流

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4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在倾  角为37°、F=20N的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当t=5s时撒去F,(sin370=0.6   cos370=0.8)求:

1)物体在F作用时的加速度a

2)撒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如图甲所示,在xOy平面内某介质中有一列波源位于O点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P点(x=20cm处)位于波峰,t=1s时,P点位于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Q点(x=80cm处)位于平衡位置下方的最大位移处。已知此波的振幅,波长,周期求:

1)画出时,PQ之间的波形图(把图画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2)该波在介质中的波速

3)在图乙中画出波源O点的振动图像(把图画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一束红光和一束紫光以适当的角度射向向玻璃,玻璃砖为半圆形,如图所示,红光与紫光出射光线都由圆心O点沿OC方向射出,则(  )

   A AO是红光,它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最少

   B AO是紫光,它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最长

   C AO是红光,它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最长

   D AO是紫光,它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最少

用半径相同的两个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OM2.68 cmOP8.62 cmON11.50 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__________点,系统碰撞总动量p与碰撞后动量p的百分误差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如图7所示,一电源和一个电动机D及一个小灯泡L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已知电源的内阻r0=2Ω,电动机额定功率P1=6W、内阻r=4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2=l.5W.额定电压U=3V.如果合上开关,电动机和小灯泡刚好都能正常工作,求:

(1)电源的电动势E

(2)电动机的效率。

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照射单缝O,经双缝NM在屏上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如图1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亮条纹的位置,c为中央亮条纹,则光从 (    )

AO到达ab的路程差为零

BNM到达b的路程差为λ

CO到达ac的路程差为

DNM到达e的路程差为

A、B、C、D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等间距地分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相邻两球的距离等于A球到地面的距离.现让四球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同时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落地前,四球分布在一条竖直线上,落地点间距相等

.A球落地前,四球分布在一条竖直线上,A、B落地点间距小于CD落地点间距

.A球落地前,四球分布在一条竖直线上,AB落地时间间距大于CD落地时间间距

.A球落地前,四球分布在一条抛物线上,A、B落地点间距等于CD落地点间距

如图所示,矩形线圈放置在水平薄木板上,有两块相同的蹄形磁铁,四个磁极之间的距离相等,当两块磁铁匀速向右通过线圈时,线圈仍静止不动,那么线圈受到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是(                        

                                                                            

    A.先向左、后向右                B 先向左、后向右、再向左

    C.一直向右                           D     一直向左

                                                                                                                                  

如图所示,一透明半圆柱体横截面半径为R,长为L,折射率为n=1.55。一平行光束从半圆柱体的矩形表面垂直射入,部分柱面有光线射出。求该部分柱面的面积。(sinπ=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S为单刀双掷开关.P是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U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I1I2分别为原线圈和副线圈中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P的位置及U1不变,Sa切换到b,则I1减小

    B 保持P的位置及U1不变,Sb切换到a,则R上消耗的功率减小

    C 保持U1不变,Sb切换到a,将P向上滑动,则I1增大

    D 保持U1不变,Sa切换到b,将P向下滑动,则R上消耗的功率增大

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的强磁场区域,区域I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II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HPPN均为L,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t1时刻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I区域,此时导线框恰好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ab边下滑到JPMN的中间位置,此时导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ab边刚越过JP时,导线框具有加速度大小为a=gsinθ

    B.导线框两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1:v2=41

   C.从t1t2的过程中,导线框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

   D.从t1t2的过程中,有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u220  sin (100πt) 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55 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 A

B.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220  W

C.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V

D.副线圈中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 s

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I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均为L,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区时,恰好以速度 v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b边下滑到JPMN的中间位置时,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从ab进入GHMN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的动能变化量大小为Ek,重力对线框做功大小为W1,安培力对线框做功大小为W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下滑过程中,由于重力做正功,所以有v2v1

    B  ab进入GHMN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  ab进入GHMN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有(W1+Ek)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ab进入GHMN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动能的变化量大小为Ek=W1W2

                                                       

地球半径为RO,地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o,登山运动员在某山的山顶做单摆实验,测得单摆的摆长为L,周期为T,由以上条件表示此山的高度。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半圆形闭合导线框,其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导线框所在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当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垂直于纸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现使导线框保持图示位置不动,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为了产生同样大小的感应电流,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率的大小应为

A.     B.     C.     D.

13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图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从此时刻起                                           

A.经过0.35 s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B.经过0.2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的加速度     

C.经过0.15 s,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 m

D.经过0.1 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两条长直导线ABCD相互垂直彼此相隔一很小距离,通以图所示方向的电流,其中AB固定,CD可以以其中心为轴自由转动或平动,则CD的运动情况是(  

A.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

B.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离开导线AB

C.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

D.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离开导线AB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着A、B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m,且M>m,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一细线连接A、B,细线与水平方向成θ角,在A物体上加一水平力F,使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若μA=μB,F与θ无关         B.若μA=μB,θ越大,F越大

C.若μA<μB,θ越小,F越大      D.若μA>μB,θ越大,F越大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表示一列横波上相距3m的两个质点AB的振动图像,且波是由AB传播的。求(1)波通过AB两点的时间及波速;(2)若AB之间有一点P,B1m,波长λ满足3mλ13m,则从t=0开始,经过1s时间后p点通过的路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