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下册试题

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的

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

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D.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

F1F2是力F的两个分力.若F10N,则下列哪组力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

AF12N F26N         BF120N F220N

CF110N F210N DF120N F230N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能量耗散过程中能量仍守恒  

B、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温度下降

C、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并不都是可以自发进行的

D、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全部变成有用的机械功是不可能的

如图所示为某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此质谱仪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粒子源NPQ间的加速电场;静电分析器,即中心线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形通道,通道内有均匀辐射电场,方向沿径向指向圆心O,且与圆心O等距的各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磁感应强度为B的有界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胶片M.由粒子源发出的不同带电粒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静电分析器,某些粒子能沿中心线通过静电分析器并经小孔S垂直磁场边界进入磁场,最终打到胶片上的某点.粒子从粒子源发出时的初速度不同,不计粒子所受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小孔S进入磁场的粒子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B 从小孔S进入磁场的粒子动能一定相等

  C 打到胶片上同一点的粒子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D 打到胶片上位置距离O点越近的粒子,比荷越大

如图1所示,AB是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点电荷的速度υ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C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D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低

如图为一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图,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的坐标x=0.32 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

(1)若每间隔最小时间0.4 s重复出现波形图,求波速。

(2)P点经过0.4 s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求波速。

(3)P点经0.4 s到达平衡位置,求波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用微波炉是利用了涡流的热效应

B.真空冶炼炉是利用了涡流的热效应

C.变压器的铁芯用硅钢片制成是为了防止涡流现象

D.磁电式电表的线圈绕在铝制的框架上,其目的是利用涡流现象,起电磁阻尼的作用

1)实验室常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研究与纸带相连接物体的运动.纸带上直接记录的物理量有____ ______        ;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f,每5个点取一个记数点,则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

如图所示,小磁针正上方的直导线与小磁针平行,当导线中有电流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和观察到的现象是

A.安培,小磁针的N极垂直转向纸内

B.安培,小磁针的S极垂直转向纸内

C.奥斯特,小磁针的N极垂直转向纸内

D.奥斯特, 小磁针的s极垂直转向纸内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用电磁波照射某原子,使它从能量为E1的基态跃迁到能量为E2的激发态,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电势能增大,原子能量不变

B.用电磁波照射某原子,使它从能量为E1的基态跃迁到能量为E2的激发态,则该电磁波的频率等于

C.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n=4能级轨道向低能级轨道跃迁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8

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在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B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A. 减弱,紫光    B. 减弱,红光    C. 增强,紫光    D. 增强,红光

关于磁感应强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收到安培力越大的位置,则该位置的磁感应强度越大

 

B

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C

垂直磁场放置的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就是磁感应强度方向

 

D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方向与放入磁场的导线的电流大小、导线取向均无关

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只条形磁铁,使磁铁上下振动,磁铁的振动幅度不变.若在振动过程中把线圈靠近磁铁,如图所示,观察磁铁的振幅将会发现(                                                                              

                                                                                                               

    A  S闭合时振幅逐渐减小,S断开时振幅不变

    B  S闭合时振幅逐渐增大,S断开时振幅不变

    C  S闭合或断开,振幅变化相同

    D  S闭合或断开,振幅都不发生变化

如图所示,MNPQ为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间距L=0.50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夹角θ=37°NQ间连接一个电阻R=5.0Ω,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B=1.0T.将一根质量m=0.050kg的金属棒放在导轨的ab位置,金属棒及导轨的电阻不计.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其速度大小开始保持不变,位置cdab之间的距离s=2.0m.已知g=10m/s2sin37°=0.60cos37°=0.80.求:

1)金属棒沿导轨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金属棒达到cd处的速度大小;

3)金属棒由位置ab运动到cd的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热量.

将一个物体在t = 0时刻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t = 0.8s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8m/s,(gl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一定是在t = 3.2s时回到抛出点

Bt = 0.8s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向上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是20m/s

Dt = 0.8s时刻物体一定在初始位置的下方

如下图所示,在一个水平方向(平行纸面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用上端固定,长为L的绝缘细线,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开始时将细线拉至水平至A点,突然松开后,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当细线转过60°角到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的大小.

1)老师做了一个物理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一轻质横杆两侧各固定一金属环,横杆绕中心点自由转动,老师拿一条形磁铁插向其中一个小环,后又取出插向另一个小环,同学们看到的现象是     

A.磁铁插向左环,横杆发生转动

B.磁铁插向右环,横杆发生转动

C.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不发生转动

D.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发生转动

2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 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105 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    J.

3如图所示,在一个光滑金属框架上垂直放置一根长l=0.4m的金属棒ab,其电阻r=0.1Ω.框架左端的电阻R=0.4Ω.垂直框面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B=0.1T.当用外力使棒ab以速度v=5ms右移时,求:ab棒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通过ab棒的电流I分别是多少?

物体以初速度vo竖直上抛,经3s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不计,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vo60m/s

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

C.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3∶1

D.物体在1s内、2s内、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9∶4∶1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间距离L=0.5m,其电阻不计,两导轨及其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成30°角。完全相同的两金属棒abcd分别垂直导轨放置,且都与导轨始终有良好接触。已知两金属棒质量均为m=0.02kg,电阻相等且不可忽略。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2T,金属棒ab在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导轨向上匀速运动,而金属棒cd恰好能够保持静止。取g=10ms,求:

1)通过金属棒cd的电流大小、方向;

2)金属棒ab受到的力F大小;

3)若金属棒cd的发热功率为0.1W,金属棒ab的速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气体的压强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B.自然界中所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D.温度升高,物体内的每一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