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 知识点题库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 . 孔子 B . 墨子 C . 普罗泰格拉 D . 亚里士多德
思想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他们的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材料三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人物

思想主张

伏尔泰

抨击教会和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

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1. (1) 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图中美术作品的特征,判断它们产生的历史时期及其反映的主流思想。指出它们的作者和康有为宣传思想文化手段的相似之处,分析产生这种相似之处的共同主观因素。

  3. (3) 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在伦理观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  )

A . 仁政和道德教育 B . 王道和民主政治 C . 兼爱和自我节制 D . 人治和法治
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  )

A . 精英政治 B . 代议制民主 C . 直接民主 D . 贵族政治
苏格拉底作为陪审团的一员,他一个人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8位将军竭力辩护,但最终法庭仍以多数票处死了他们。由此可见,(    )

A . 苏格拉底极力维护雅典民主制 B . 雅典民主制有时遏制人性发展 C . 多数人的民主降低了行政效率 D . 民主成为贵族谋利的政治工具
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是(    )

A . 批判精神 B . 自由观念 C . 政治主张 D . 公民意识
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三: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四: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回答问题: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2. (2) 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3. (3) 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三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
  4. (4) 材料四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一一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    )
A . 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B . 宣扬理性主义 C . 代表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 D . 强调个人自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马丁·路德)认为:只有信靠耶稣基督,才能在上帝面前得称为义。称义不因人的善功,只来自上帝的恩典。信仰是信徒的内心经历,存在于上帝与人的关系中。人直接面对上帝,领受恩典,成为义人。

——孙善玲《读<马丁·路德的神学>看“因信称义》

材料三: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性研究的历史价值。
  2. (2) 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对欧洲思想界的影响。
  3. (3) 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列举伏尔泰的一部有代表性的“有趣的著作”,并说明法国哲学家是如何“改良社会和人性”的。
  4. (4) 结合上述材料,欧洲历次思想运动的共同的核心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下列东方学派的主张与之类似的是(   )
A . 墨家 B . 道家 C . 程朱理学 D . 陆王心学
《国忆录》中写到,“苏格拉底说,既然正义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很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   )
A . 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 . 强调以德治国 C . 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D . 主张思想自由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理性角度研究人的哲学家,他一生都在探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从侧面反映出他(   )
A . 重视培养雅典公民的理性思维 B . 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C . 已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D . 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哲学繁星般的智慧天空中,其实智者学派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虽然在哲学争鸣的古希腊时代被苏格拉底的理性论批倒,但其将哲学的思辨注入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肌体;即使他们在思辨的道路上走到另一个极端,但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没有智者学派,就很难设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冉海涛《古希腊智者学派之浅析》

材料二: 文艺复兴在各方面都创造了毫不逊色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就:伯鲁乃列斯基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从古罗马万神庙而来,米开朗琪罗的圣彼得大教堂穹顶更是将恢宏壮阔、庄严崇高发挥到无以复加。

——张卫、朱江《略论文艺复兴建筑的历史成因及历史地位》

材料三: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即曾被恩格斯所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般把18世纪称作法国的“启蒙世纪”或“哲学家的世纪”。

——摘编自黄淳《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智者学派的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智者学派的主要主张及其形成的背景。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世纪”所倡导的主要思想及其产生的主要影响。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指控“自创新神”和“腐蚀青年”两项罪行。苏格拉底申辩称“我所做的无非是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而轻视自己的灵魂”。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
A . 抨击雅典民主政治 B . 追求人的精神修养 C . 推崇“知识即美德” D . 强调人的决定作用
苏格拉底即使在被自己同胞不公正地判处死刑之时仍大谈“遵道德、重公义,法律至宝,法制为贵",认为人生价值莫过于此。这说明苏格拉底(   )
A . 始终践行“美德即知识" B . 对民主缺陷感到无奈 C . 坚定地捍卫法律尊严 D . 无声地反抗社会精英
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和民主政治紧密相连的。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认为公民的义务应该包括(  )

①抚养儿童②赡养老人③帮助朋友④恭敬上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古希腊的四大“冠冕赛会”——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皮提亚竞技赛会、尼米亚竞技赛会、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不但是希腊人祭祀神灵的宗教仪式,更是希腊人自己的盛大节日,它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竞技对抗的热爱之情。据此可推知,古希腊的“冠冕赛会”(    )
A . 加剧了各城邦间的矛盾 B . 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C . 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形成 D .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整个世界史存在着一个轴心时代,约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一时期被称为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世界史发生了最深刻的历史转折。在中国生活着孔子与老子,形成了中国哲学的所有流派;在印度出现了《奥义书》,生活着佛陀;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互不知晓,但他们都在思考着共同问题。人们往往习惯于把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相比,不仅仅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同,主要是他们思考问题的一致性:“人是什么”。

——摘编自陈鸿《浅议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人性论思想》

材料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为本”的朴素理念。中国的孔子在对待天人关系上,与苏格拉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传承了西周重人事轻鬼神的思想,体现了强列的人文关怀和现实主义思想。苏格拉底一生虽未亲身从政,但他花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以培养懂得怎样从政的专门人才。二者都认为教育对于国家兴衰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都强调道德教育以改善社会风气。他们的教育思想对本国及他国、对现世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吴晨璐《从“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
  2. (2)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2. (2) 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分析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材料三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