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史料实证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历史资料记录了时代的发展变化。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广东华强火柴厂出品的“77”火花 图2抗日军政大学招生广告 (现存于陕西档粜馆) 图3《大公报》 材料二:毛泽东说:“要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取抗战胜利,就必须大大增加抗战力量,改变敌我力量强弱的对比……增加抗战力量的工作和方法很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办学校……” ——盂昭群《毛泽东与抗大的创建和发展》 材料三:昆仑关战使发生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日军第五师团突然在广东饮县登录,十一月二十四日占投南宁,十二月初占领昆仑关。日军原拟乘虚由贵州直攻重庆,国民政府旋即调集了大军反攻,父亲(注:指自崇禧).担任总指挥。十二月三十一日,克复了昆仑关,歼敌八千余,取得中国抗日攻坚战首次胜刮,昆仑关大捷一时震撼四方。 ——白先勇《父亲与民国》(上卷) (1) 材料一中图1的火柴盒上的“77”火花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而设计?这一事件对中国时局有何最大影响? (2)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和材料二,说出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所做的工作及其目的。此外,中国共产党还为抗战做了哪些努力?请举一例说明。 (3) 材料三中的昆仑关战役属于抗战中哪一战场的战役?结合材料三说出昆仑关战役的意义。这个战场还进行了哪些战役给日本侵略军沉重打击?请举一例说明。 (4) 材料一中图3的《大公报》应该出版于哪一年?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分析“日本投降矣”,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答案: 事件: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工作:创办抗日军政大学。 目的:增加抗日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努力:促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战场:正面战场。 意义:昆仑关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抗日攻坚战首次胜利,影响巨大。(鼓舞抗战士气;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破坏了15军直接进攻重庆的计划)。 战役: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徐州会战;万家岭大捷;太原会战) 时间:1945年;因素:建立抗15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抗日,或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日战争整体;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民族团结;民族抗战。)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