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高考试题

在1939年至1940年的两年间,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等7次大规模战役,每次战役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至10万人,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人以上。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先后调集40万人,抗击日军10万余人的进攻,这接近战略防御阶段4次大会战的规模。材料表明
A.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B.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仍然继续抗日
C.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D. 集中优势兵力是正面战场战胜日军的法宝
下图中不是测量力学基本量的仪器是
A. B. C. D.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1】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the conference?
A. Not all the speakers were active B. Some of the topics were boring. C. It was well organized
【2】Why does the man think having fewer people made a big difference?
A. They had enough time for all the speakers
B. They could make decisions more rapidly
C. They could save more money
【3】What did people complain about?
A. The service of the restaurant B. The organizer of the conference. C. The location of the hotel
一定条件下,浓硫酸与下列物质发生的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锌 B. 碳 C. 氯化钠 D. 硫化钠
今年春运是港珠澳大桥迎来的首次春运,三地旅客通过大桥往来互通。便利的背后,是突破了多项世界级难题的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关于创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 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C.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D. 创新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2019·绵阳模拟)如图所示,两完全相同的小球MN放在光滑竖直挡板和固定斜面间,处于静止状态。现逆时针缓慢转动挡板,在挡板缓慢转动到与斜面垂直的过程中    (  )

A.N球对斜面的压力减小

B.M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C.MN两球间的弹力不变

D.M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α- 珠蛋白与 α- 珠蛋白突变体分别由 141 个和 146 个氨基酸组成,其中第 1~138 个氨基酸完全相同,其余氨基酸不同。该变异是由基因上编码第 139 个氨基酸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该实例不能说明(  )

A .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B .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 DNA 片段的缺失导致变异

D .该变异导致终止密码子后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港殊澳大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大桥通车将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它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材料二 读下表。

(1)简述港珠澳大桥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社会经济作用。
(2)与其它世界三大湾区相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条件。
(3)分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四个阶段。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HH 的个体早期死亡。一对夫妻均为该病患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辅助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一个囊胚进行多等分,从中筛选所需胚胎,培养至原肠胚期后移植到子宫

B.从桑椹胚中分离少量滋养层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

C.从羊水中提取细胞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淘汰基因型为hh的胚胎

D.经超数排卵处理后进行体外受精

下表是关于三元里抗英斗争的不同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英军抢劫激起了民众反抗
B. 民众在三元里与英军交战
C. 政府镇压了民众抗英斗争
D. 抗英斗争阻止了英国侵略
1949~1978年,中国外交方式中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革命外交;1978~2012年,合作外交、融入外交、和平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三个关键词,相比于前30年,这一时期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体系。中国外交策略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 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 不结盟思想深入人心

在研究某市场交通情况时,道路密度是指该路段上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除以时间,车辆密度是该路段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除以该路段的长度,现定义交通流量为v=x为道路密度,q为车辆密度.

v=fx=

1)若交通流量v95,求道路密度x的取值范围;

2)已知道路密度x=80,交通流量v=50,求车辆密度q的最大值.

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NaBr 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 KI 溶液

最终溶液变蓝

氧化性:Cl2>Br2>I2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浓盐酸

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32HSO3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 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得到蓝色溶液

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

D

2mL 0.01mol/LAgNO3溶液中滴加几滴同浓度的NaCl溶液后,滴加 KI 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证明Ksp(AgI)Ksp(AgCl)

A. A                   B. B                   C. C                   D. D

改错:(2020·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合模拟考试)In the end, we accomplished our goal of reading for 100 days. How proudly we w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科学家在天然气脱硫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利用如图装置进行脱硫,将硫化氢气体转化成硫沉淀。已知甲、乙池中发生的反应为(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池中得到H2O2的反应,H2O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B. 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甲池溶液质量变化3.4g,乙池溶液质量保持不变
C. 光照时乙池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H2S+I3-=3I-+S+2H+
D. 甲池中炭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Q+2H+-2e-=H2AQ

2021年3月中旬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沙尘暴天气。据气象专家分析,此次沙尘暴源于蒙古国。左图是此次沙尘暴在我国过境时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右图表示此次沙尘暴移动过程中四个时刻沙尘天气的分布状况。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右图四幅图片中,沙尘天气的分布与左图天气形势相吻合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根据此次沙尘暴的移动路径,判断推动此次沙尘暴快速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旋西移 B .反气旋东进 C .冷锋南下 D .暖锋北上

如图所示,同一轨道上有两艘绕地球运行的宇宙飞船,它们的运行周期为T,运行速度为v。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的质量为
B. 两飞船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C. 两飞船运动的加速度为
D. 后面的飞船要追上前面的飞船进行对接需向后喷出一些物质使其加速
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
B. 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HXh,Ⅳ1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
C. 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
D. 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文体的新维度
①中国古代的文体具有鲜明的特征,表现为复杂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与西方文体相对稳固的板块结构大不同。研究中国古代的文体,理应彰显本国的特色。从关键词的维度观照、审视文体,无疑是新颖的研究视角。下面就以唐宋文体为中心言之。
②在古代文体学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代。唐宋众体咸备,各种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文学文体方面,诗、文、词三足鼎立,新兴的小说、戏曲也崭露头角;公牍和应用文方面,与新创文体竞相发展,迎来了历史上实用性文体发展的高峰。唐宋文体批评层累式地多角度探究,并与当时的文体书写产生互动,让文体写作与批评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唐宋时期是古今文体骈与散、简与繁、文与质、雅与俗纠葛转关的枢纽。
③唐宋文化既恢宏又复杂,既多元又开放,属于成功的贯通、通变型文化,其通变特色影响到方方面面,自然包含文体。“融会贯通”,不妨说是对唐宋文化的最佳注脚。唐宋文体在文化的大视野下,表现为分化与综合、限制与超越对流与融通的复杂多元格局。
④唐宋文体学的贯通性,突出地表现在文体间的交流和互动上。古代文体的结构规则并非刻板不变,实具有灵活组装拆卸的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其规则会发生位移改变。文体与文体之所以能发生关系,在于它们具有某种同质的因素,例如结构、形式、语言等。
⑤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与贯通密切相关,唐宋开始大量使用“文备众体”一词。黄庭坚等宋人用“兼备众体”来赞美唐代大诗人杜甫,这是充分肯定老杜在诗体方面的集大成。更重要的是,宋人开始用类似的词形容本朝文人。诸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等,都得到过类似“文备众体”的称赞。这种情况在宋以前,是没有的。可见唐宋文人的“兼备众体”,成为极为突出的现象。何以“文备众体”者愈来愈多?这其实是贯通的文化作用于文体的重要表现。
⑥当一种文体已发展极充分,内部的各种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差不多被穷尽时,或许只有“跨界”“贯通”,向其他文体寻求参酌,才有可能打破困局,实现新变。可见贯通的实质是创新。
⑦文体的贯通固然重要,但贯通不是纸上空文,还需要“人”去驾驭和创造。从人出发,“驾驭”就成为观照唐宋文体学的另一关键词。文体都有机制,具备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运行规律似较机械。然而,运用文体之“人”,却是既讲规则,又有策略的。加之人的创造力无比睿智旺盛,运用文体之人既可以设计新规则,又能打破旧机制,实在是文体变迁的最大原动力。尤其是那些创造力极强的大家,如杜甫、韩愈、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驾驭、控制和改造文体的能力极强,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展文体的疆域,文体的结构和功能在他们手上得到玲珑活络的调整。他们冲破既有的文体束缚,把不同文体的优长综合性地融汇到同一文学作品中。这充分体现出大家贯通的视野和超卓的驾驭文体能力。
⑧从此类关键词出发,研究古代文体学,或许可得出新人耳目的见解和结论,或者说凝练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精华”。
(节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贯通”表现在文体间的交流和互动上,这种交流和互动,同样体现在杜甫、苏轼等文学大家身上。
B. “驾驭”体现了创作者对文体的控制改造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在同一作品中融进不同文体的优长。
C. “贯通”和“驾驭”是解读古代文体的关键词。从两个关键词出发就能得出关于古代文体研究的新见解。
D. 古代文体的写作与批评可以产生互动,这种互动既能促进文体的发展,也能让文体写作更加成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自然段先交代了中国古代的文体具有的特征,提出“从关键词的维度观照、审视文体是新颖的研究视角”的观点,指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 第二、三自然段紧承第一自然段,论述唐宋文体发展现状、特点。
C. 第四到第七自然段紧扣标题分别论述贯通、驾驭两个关键词,列举了唐宋大家的名字,证明“贯通”“驾驭”对大家的诞生有影响作用。
D. 文章最后一段总结上文,指出研究古代文体的成果:从关键词出发研究古代文体学,就可以得出新人耳目的见解和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贯通”让文体有了创新的可能,“驾驭”实现了这种可能,二者共同作用,让唐宋文体多样、文学繁荣。
B. 古代文体是动态发展的,到唐宋时,各类文体竞相发展,迎来了发展的高峰,形成复杂多元的格局。
C. 那些创造力极强的大家冲破既有的文体束缚,把不同文体的优长综合性地融汇到同一文学作品中,所以有了文体驾驭能力,就一定能在同一作品中融进不同文体。
D. 唐宋时期各种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诗、文、词三足鼎立,新兴的小说、戏曲也崭露头角,公牍和应用文方面竞相发展,迎来了历史上文体发展的高峰。
由核反应产生,且属于电磁波的射线是
A. 阴极射线 B. X 射线 C. α射线 D. γ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