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高二试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我们如今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重工业是不是不为主了?它还是为主,还是投资的重点。但是,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毛泽东的

A《井冈山的斗争》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影响图中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为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热量

15.过渡带最不适合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A.小麦农场   B.畜牧业  

C.灌草种植   D.野生动物繁育基地

  _____ everybody enjoys fresh cut flowers﹙插花﹚ around his house, few people know how to keep them for as long as possible.

 A. Because            B. Since        C. While          D. If

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中,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B.真核细胞内,在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C.原核细胞内,转录促进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D.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在多个核糖体上移动,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刘节:史家风骨士子魂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山大学历史系,以名流云集著称,陈寅恪地位最尊,自不待言。陈又与岑仲勉并称“二老”,加上刘节、梁方仲,则号称“四大教授”。刘节一度担任历史系主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在当时堪称岭南史学界的一大“重镇”。

1926年,刘节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和陈寅恪,专攻中国哲学史。清华国学研究院同事王力对刘节的印象和评价:“君待人无贵贱,一接以礼。视友事若己事,蔼然似长者。”

在整个中国学术界,刘节与陈寅恪的师生情谊广为人知。据中山大学历史系老师回忆,逢年过节,刘节去拜望陈寅恪时,必对老师行下跪叩头大礼,一丝不苟,旁若无人。刘节还曾对学生说:“你们想学到知识,就应当建立师生的信仰。”但这句话在当时被当作罪证受到学生猛烈批判。1952年到1969年,在送恩师陈寅恪最后一程的陈门弟子中,长期陪伴老师左右的,唯独刘节一人。他是在任何压力下都绝不批陈的学生,义无反顾地与恩师同甘共苦,其自身所受苦难之深重已达无以复加之地,却还经常主动把老师要受的苦难都揽到自己头上。1967年底,红卫兵要抬陈寅恪教授去大礼堂批斗,陈夫人出面阻止,被造反派狠狠推倒在地。刘节挺身而出,代替老师去挨斗。批斗会上,“小将”们对刘节轮番辱骂、殴打,之后又问他有何感想,刘节昂起头回答:“我能代替老师挨批斗,感到很光荣!”

抗日烽火绵延,家国罹难,导致学人不能安于讲席,经受乱离流浪之苦,刘节可谓体验得真切。从《刘节日记》中可以看出,尽管背井离乡,生活条件恶劣,要靠中英庚款的研究经费资助才得以勉强度日,他却安贫乐道,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以治学和研究为乐。

在治学上他主张求真、自信。他说,“考据学是求真之学”,“历史学家要有很强的自信力,一个历史学家要坚定不移,不要为一时的风浪而动摇不定”。

在“文革”期间,刘节先后遭受60多场批判,受到戴高帽、剃光头、被抄家、遭殴打、罚劳改等等非人待遇,在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刘节仍写下这样掷地有声的话:“人格同学问是一致的,决没有学问好而人格有亏的伟人。”表示“假定有一种势力要打破我的信仰,使我不能安静为学,我当然要抵抗……设若有一种势力要阻碍我的志向,使我不能如愿以偿,我当然要拿出毅力来”。

面对这类政治运动,现存的《刘节日记》没有留下这一时期的直接记录,但读书的人自能感受到他是以平常心、宽恕心处之的。这有一个旁证,据其学生姜伯勤后来回忆,作为“白专”学生的典型,他也参与批判了刘节唯心主义史学,但1959年本科毕业时,刘节却向学校的党委领导表示:“你们要把姜某留下来,这个人能成器。”这既可见刘节的眼光,也可见其胸襟。

刘节对子女的教育一贯民主、宽容,据刘节的儿子刘显曾回忆,“我感觉他对我们兄弟俩是慈爱而不溺爱,严格而不严厉”。在他看来,虽然父亲可以说“孔子的门徒”,但回想起来,父亲对儿子、妻子都是很平等、民主的。“他从来不说重话,可以说对儿子亦子亦友、对我母亲亦妻亦友”。在刘显曾20岁生日时,父亲对其说“感情要专一”。当时刘显曾正在上高中,当天他亲自来学校要儿子回家过生日,“在他看来这是我的成年礼了,所以要告诉我这个重要原则。

【相关链接】

刘节,近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著述颇丰。在研究先秦古史、先秦诸子思想、史学史方面有卓著成就,为了不被古代多种传说迷惑,他通过对古代文字的钻研去发现古史的真实材料。他多年开设史料学和史学史课程,著有《中国史学史稿》,这本书对历代修史制度、史籍之宏富多样和著名史家的成就均有翔实的论述,见解独到,尤其重视历史哲学的发展,是中国史学史重要代表作之一,著名史学家白寿彝称誉本书为“必传之作”。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A20世纪50 年代以后的中山大学历史系,有大师陈寅恪、与陈并称“二老”的岑仲勉,再加上刘节、梁方仲两位教授,名流云集,堪称史学界的一大“重镇”。

B.文章在刻画刘节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刻画了刘节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挺身而出”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文章第三段叙述了刘、陈的师生情谊。

C.刘节对陈寅恪行下跪叩头大礼,任何压力下不批陈,与恩师同甘共苦,代替老师挨批斗,这份诚挚的士子情怀令人钦佩。

D.“文革”让刘节经历了非人的生活,而他却没有在日记中留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记录,可见他处事的平常心、宽恕心,姜伯勤事件也能从侧面表现这一点。

5.本文是如何体现传记文学的真实性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6.刘节先生身上体现着怎样的“风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5分)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有促进作用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了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省政府先后确定徽州三雕、徽墨制作技艺等多个项目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有利于

①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           ②增强安徽文化软实力

③保留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④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如图是真核细胞中三种生命活动的示意图,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③过程都有碱基互补配对

      B  ①②③过程都有酶参与催化

      C  过程需要三类RNA参与

      D  过程的产物需要在细胞质中加工

读图,回答12-14题。

12.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分别是                                              

A.印度、澳大利亚                           B.埃及、巴西

C.印度、巴西                               D.埃及、澳大利亚

13.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相似的是                        

A.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上

C.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

D.境内都有一条纵贯南北、流量丰富的大河

14.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

B.乙地所在国家水稻种植业发达

C.两国都是本洲的发达国家

D.两国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11,其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  )

A3π    B6π    C12π  D24π

 吸烟有害健康,烟叶中有镭226、钋222、铅210等放射性物质,一位每天吸一包烟的人,其肺部所接受的放射性相当于200X射线辐射,镭、钋、铅本身就是致癌物质,放射性辐射更是致癌的重要因素,放射性物质致癌的原因是(    )

A.DNA中碱基对的替换

B.DNA中碱基对的减少

C.DNA中碱基对的增加

D.遗传物质结构的改变

.(2)5的展开式第二项的值大于1 000,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某含锰矿物的主要成分有 MnCO3MnO2FeCO3SiO2Al2O3 等。已知 FeCO3MnCO3 难溶于水。一种运用阴离子膜电解法的新技术可用于从该含锰矿中提取金属锰,主要物质转 化关系如下:

 (1)设备 1 中反应后,滤液 1 里锰元素只以 Mn2+的形式存在,且滤渣 1 中也无 MnO2。滤渣1 的主要成分是_____ (填化学式)

(2)设备 2 中加足量双氧水的作用是_____。 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如何检验滤液 2 中是否存在 Fe2________ (3)设备 3 中用阴离子膜法提取金属锰的电解装置图如下:

电解装置中箭头表示溶液中阴离子移动的方向,则 A 电极是直流电源的_____极。实 际生产中,阳极以稀硫酸为电解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该工艺如果采用阳离子交换膜,Mn2+进入阳极区发生副反应生成 MnO2 造成资源浪费, 写出该副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廷尉李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内阁--指某些国家中的最高行政机关,由内阁总理(首相)和若干阁员(部长、总长、大臣或相)组成。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英国的责任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四: 永乐虽有洪武一样独揽大权的野心和实力,但一次又一次的远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想象一下从京师到漠北运送文书的荒谬),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就应运而生。                                         ——《铁血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4)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4分)

3)材料三此解释是否适用于明朝的内阁?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8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内阁对中英两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常温下,下列有机物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是

A. 乙醛                B. 乙酸乙酯            C. 己烷                D. 溴苯

《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的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分子中CHO的个数比为1:2:3  B.分子中CH的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

已知条件p:关于x的不等式有解;条件q为减函数,则p成立是q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反对者则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由此可见(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向导

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