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廷尉李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内阁--指某些国家中的最高行政机关,由内阁总理(首相)和若干阁员(部长、总长、大臣或相)组成。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英国的责任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四: 永乐虽有洪武一样独揽大权的野心和实力,但一次又一次的远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想象一下从京师到漠北运送文书的荒谬),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就应运而生。 ——《铁血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2分)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4分) (3)材料三此解释是否适用于明朝的内阁?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8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内阁对中英两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答案:【答案】 (1)皇帝制度(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2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4分) (2)特点:英国内阁拥有行政大权,权力相互制衡。(2分)实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2分) (3)不适用。理由: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②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均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③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对皇权无制约作用。(8分。说明:只有结论没有理由不给分。) (4)主要影响:中: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