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法 

九年级(初三)试题

人体完成一个动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骨骼肌收缩 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 . ②①③ B . ②③① C . ①②③ D . ③①②
如图所示,用滑轮或滑轮组(所用滑轮相同)提起同一重物,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电磁铁通电后,小磁针N极转至图所示位置,此时铁块在水平桌面上静止并受到电磁铁吸引。

  1. (1) 电磁铁甲端应为N极还是S极?
  2. (2) 以点表示铁块,在方框内画出铁块水平方向受到力的示意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图A木条放在蜡烛火焰上片刻后(填字母)处炭化程度最大。
  2. (2) 图B发现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3. (3) 图C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实验结束后,吸入左瓶的水量明显小于左瓶空气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A 红磷过量      B.装置漏气        C.燃烧完成后未冷却到室温过早打开弹簧夹

下列关于改革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②创新不需要改革
③改革与创新是互不相关的两个概念    ④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南面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④
对下列反应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C .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固体
利用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②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盐是

    ③缺乏某种元素会使婴幼儿引发佝偻病,这种元素是

  2. (2) 合理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a.水果拼盘  b.红烧肉  c.凉拌黄瓜   d.鸡蛋

  3. (3) 化学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的气体会污染环境,使用脱硫煤能减少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氢能源作为理想的能源,最大的优点是
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经济发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秉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能令商實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科二:应该尽量少干蠢事,尽快地纠正已经干了的蠢事,尽量冷静地考虑:在什么时候,哪些任务可以用革命方法完成,哪些任务不能用革命方法完成……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主又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

——摘引自《列宁全集》

材料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 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为生产力的新发展扫清道路。

  1. (1) 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是为了避免出现“国不农…众力不足”现象?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尽快地纠正已经干了的盘事”,列宁推行了什么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有何类似“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迁回的行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历史,指出“解决原有冲突”的经济模式是指什么?此模式与列宁在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改革在手段上有何共同特点?
  4. (4)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生产关系调整的认识?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


A .       B . C .       D .
小余和小乐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中的图1所示。

  1. (1) 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
  2. (2) 在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小余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向着没有刻度的一侧偏转,如图中的图2所示,根据你的分析,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3. (3)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连接了如图中图3所示的电路,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
  4. (4) 请在图3上只改动一根导线,符合L1、L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灯L2的电流,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要求: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
  5. (5) 他们改正错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见表: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1

    0.10

    0.12

    0.22

    2

    0.22

    0.24

    0.46

    3

    0.26

    0.30

    0.56

    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实验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改变A、B、C处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多次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下列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    )
A . 古埃及 B . 古印度 C . 古巴比 D . 古希腊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标有“6V6W”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求:

  1. (1) 通电1min,电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 (2) 电阻R的阻值是多少?
从民主的角度看待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正确的是 (    )

①它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③建立了世界上最完美的民主制度 ④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真正确立起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1. (1) 现有水、氮气、氧气、铁四中物质,其中:(填写化学式)

    ①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②可作溶剂,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③可用于食品防腐的是.④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

  2. (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水在通电作用下的反应: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已知弧AB、CD是同圆的两段弧,且弧AB为弧CD的2倍,则弦AB与CD之间的关系为:AB 2CD(填“>”“﹦”或“<”)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经济大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B . 美国的援助——二战后日本崛起 C . 彼得一世改革——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酒精挥发 B . 蜡烛燃烧 C . 干冰升华 D . 冰雪融化
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2)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反应  ;

(3)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4)有单质银生成的置换反应  .

下面体现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的是(   )
A . 到政府门口静坐示威 B . 到政府有关部门张贴大字报 C . 通过给市长打电话反映交通问题 D . 诬告陷害得罪自己的单位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