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法 

九年级(初三)试题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等质量的木炭分别在足量的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 B .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C .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 . 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本文是一篇论述的文章,作者以为序,记叙了著名的之战中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凭借民心,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打败强齐的过程,阐明作战必须政治上,运用正确的,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
如图所示,正方体的展开图为(    )

A . B . C . D .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纳米铜的性质 B . C60的组成 C . 单晶硅的结构 D . 计算机软件的研发
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
  1. (1) 氮原子
  2. (2) 2个二氧化硫分子
  3. (3) 3个铝离子
  4. (4) 氢氧根离子
  5. (5) 写出符号“2SO42-”中数字的含义:前“2”表示 ;后“2”表示
  6. (6)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7. (7)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如图所示向盛有点燃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发现下方的蜡烛先熄灭,上方的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一条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它既不能,也不,因此可用二氧化碳来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做功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B . 物体内能增加,分子运动不一定加剧 C . 内能多的物体在热传递时总是向内能少的物体释放热量 D . 气体膨胀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尾金属体 B . 家庭电路中,保险丝要接在电能表和总开关之间 C . 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空气开关或保险丝等保险装置 D . 家庭电路中,一个开关控制多盏照明灯,则照明灯一定是串联的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
  1. (1) 我国在纪念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展示了航母、核潜艇等战舰。

    ①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

    ②为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室提供了锌、铁两种金属,请再选择一种溶液。

  2. (2) “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工业上可用SiO2和碳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稀士是我国的战略资源,湿法冶金是稀土的冶炼方法之一,我国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指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 燃气泄漏,用打火机检验 B . 电器着火,先关闭电源 C . 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必须垫石棉网 D . 不食用发霉的蛋糕
saw, at McDonald's. lady, him, the young(连词成句)
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中都能使用到的仪器是(     )
A . 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 B . 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试管 C .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漏斗 D . 蒸发皿、酒精灯、烧杯、铁架台
2016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作为公民,推动绿色发展,你可以这样做(  )

① 垃圾分类入箱                             ② 生活用水做到重复使用

③ 积极行动,严格环保执法         ④ 以步代车,做到绿色出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装置可吸附色素,除去臭味 B . 粒状活性炭可长期使用,不用更换 C . 水的流向是a水口进,b水口出 D . 装置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
(What, How) excited Archimedes was!

下列国际组织中,旨在“维持国际和平友好,促进国际合作”的是(  )

A . B . C . D .
无论处境多难,中国女排将永不放弃。

hard the situation is, the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will never give up.

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小花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塞上瓶塞的过氧化氢溶液,对该溶液中是否有过氧化氢的剩余,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 (1) (猜想与假设)

    猜想(1):该溶液中有过氧化氢的剩余。

    猜想(2):该溶液中没有过氧化氢的剩余。

    (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甲、乙、丙三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

    甲:取适量试剂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猜想(1)成立,若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猜想(2)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

    乙:取少量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入与甲等量的试剂,若有气泡产生,则猜想(1)成立,若无气泡产生则猜想(2)成立,理由是(写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丙: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与甲等量试剂于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猜想(1)成立

    (得出结论)根据乙同学加二氧化锰后有气泡产生,以及丙同学的实验结论,得出最终结论:该溶液中有过氧化氢的剩余。

  2. (2) (交流和反思)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除此之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填序号)
    A . 加热 B . 换一种催化剂 C .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D . 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3. (3) (实验拓展)

    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该瓶过氧化氢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在实验过程中多多同学待有均匀连续气泡开始收集氧气,最终测定氧气体积会(填“偏大”“偏小”、“不变”),在实验过程中柚柚同学仰视读数,最终测定氧气体积会(填“偏大”、“偏小”、“不变”)。

  4. (4) 一同学用MnO2、氧化铜(化学式CuO)两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探究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实验操作: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另一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图2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

    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

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盐酸,观察现象

B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C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是否有沉淀

A . A   B . B   C . C   D . D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      。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       , 一半轻松,一半明快。

A .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 B .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 C .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心心情也如此 D .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