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经济发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秉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能令商實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科二:应该尽量少干蠢事,尽快地纠正已经干了的蠢事,尽量冷静地考虑:在什么时候,哪些任务可以用革命方法完成,哪些任务不能用革命方法完成……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主又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
——摘引自《列宁全集》
材料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
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为生产力的新发展扫清道路。
(1)
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是为了避免出现“国不农…众力不足”现象?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尽快地纠正已经干了的盘事”,列宁推行了什么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有何类似“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迁回的行动”?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历史,指出“解决原有冲突”的经济模式是指什么?此模式与列宁在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改革在手段上有何共同特点?
(4)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生产关系调整的认识?
答案: 重农抑商的思想;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新经济政策;1992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模式: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共同特点:都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都是不改变国家政治制度前提下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改革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必须依据国情适时调整;计划和市场可以相结合;经济体制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