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八年级(初二)试题

小敏研究某固体物质的熔化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并开始记录温度计示数和时间,作出了如图所示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凝固过程用了min。

清代诗人龚自珍有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该诗直接抨击的是清朝的(    )

A . 经济凋敝   B . 文化专制   C . 君主专制    D . 官场腐败
利用小球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的轻质小球时,发现轻质小球被推开,说明轻质小球带电荷,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 (2) 一辆沿直线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景时,则汽车在做(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计算: (1﹣ )﹣ +( 1
I don't like living     , I will feel    .
A . lonely, lonely B . lonely, alone C . alone, alone D . alone, lonely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AB=BC=2,CD=1,求AD的长.

工业生产常用“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其原料为碳酸钠、石灰乳[由Ca(OH)2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反应流程如图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模拟图中的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操作1”的名称是,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填字母)。

  2. (2) 制备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将53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与17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在给患者注射青霉素之前,需要确定这个人是否对青霉素过敏.(判断对错)
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A . 投影仪 B . 放大镜 C . 照相机 D . 潜望镜
讨论课上,小明说所有的细菌都有鞭毛和荚膜;小华说小明的说法不正确,应当是有的细菌有鞭毛,有的细菌有荚膜。小华和小明谁的说法更加准确。细菌通过进行生殖,真菌通过繁殖后代。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 . 化石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C . 原始蕨类是由原始苔藓进化而来 D . 原始大气和现在大气相比缺少氧气
小明坐在一列从泰州开往启东匀速行驶的动车上,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400m、车长200m,若此动车全部通过此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20s.则此动车的速度是m/s,动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是s.
如图,在▱ABCD中,∠A=70°,DC=DB,则∠CDB=

开关S闭合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 . 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正极 B . 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负极 C . 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正极 D . 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负极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防治(  )

A . 以农药治虫 B . 以虫治虫 C . 以鸟治虫 D . 以菌治虫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党的工作重心(    )

A .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 . 坚持改革开放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的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这是两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引起了人们对于传染病预防的盖度重视.

请从以下Ⅰ、Ⅱ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按Ⅰ题作答计分.

  1. (1)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入多种脏器,以肺部结合感染最为常见.

    ①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是

    ②写出肺结核的一条主要传播途径

    ③卡介苗是每一个健康的新生儿必须接种的疫苗,可以预防结核病.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措施?

  2. (2) 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种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①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②写出艾滋病的一条主要传播途径

    ③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进行彻底消毒处理.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措施?

“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吃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此战,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中国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东亚病夫’的帽子的战争。”这段话赞扬的“这场战争”是( )
A . 抗日战争 B . 解放战争 C . 抗美援朝战争 D . 北伐战争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 . 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C . 位于亚洲西部和太平洋西岸 D . 位于亚洲东部和大西洋西岸

 某化学小组Ⅰ探究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如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a仪器的名称为;甲同学用A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用B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哪个组合更便于控制反应(填写甲或乙).

  2. (2) 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D之前可接入如图装置 (填字母序号),在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 (3) 乙同学将CO2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经过思考讨论后,设计了如图G装置,使该反应有了明显现象,则装置G中的现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