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八年级(初二)试题

二次根式 中的x的取值范围是
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和介绍了很多西方社会学、经济学著作。他的译著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此译著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天演论》   C . 《四洲志》   D . 《暴风骤雨》
不可能的任务:“在一个平底浅盘里有浅浅的一层氢氧化钠溶液,盘底有一枚硬币浸在溶液中,要求不接触溶液且浅盘不作任何改变,用手拿出硬币。可用器材有:蜡烛(主要含碳、氢化合物)、火柴、大玻璃杯。”爱挑战的小柯设计了一种办法, 如图所示,请用科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引文中的“亡国条约”指的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请结合图回答,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 . 1为卵壳,起保护作用 B . 2为胚盘,只有有胚盘的鸟卵才能孵化出雏鸟 C . 3为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 D . 4为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下列分式,对于任意的x值总有意义的是(    )

A . B . C . D .
某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从9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温度/℃

90.0

94.2

98.4

98.8

99.0

99.0

99.0

99.0

99.0

  1. (1) 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
  2. (2) t=2.0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是℃;
  3. (3) 实验中小川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选填“C”或“D”);
  4. (4) 沸腾时,继续加热,水(吸收/不吸收)热量,水温(保持不变/继续升高);
  5. (5) 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水的沸点为℃;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6. (6) 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是
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 4 B . 5 C . 6 D . 7
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 3(x+1)3=2(x+1) B . x1+5=0 C . ax2+bx+c=0 D . x2+2x=x﹣1
某中学学生W.既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又是一名军事“发烧友”,特别想撰写一部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旅小小说。但是,在撰写部分之后,却发现知识有限,出现了不少错误。为此,特请你为他指出来,并加以修正。

19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首先是南斯拉夫事件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接着,以德国、奥匈等为一方,对英国、法国、俄国等一方开战,并在三条战线上大打出手。随后,美国、日本、中国又加入英法一方作战;而俄国却在二月革命胜利后,退出了大战。到1918年,德国、奥匈终因势力不济,战败投降,一战结束。

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但英法美等列强竟然把德国在中国山西的权益转让给韩国。这引发中国人民强烈不满而掀起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此后百年间,“三线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前进的动力。

①错误:                  修正:

②错误:                  修正:                

③错误:                  修正:                 

④错误:                  修正:   

⑤错误:                  修正: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实验中学学生在学习等腰三角形性质“三线合一”时

图片_x0020_969339028

  1. (1) (探究发现)如图1,在△ABC中,若AD平分∠BAC,AD⊥BC时,可以得出AB=AC,D为BC中点,请用所学知识证明此结论.
  2. (2) (学以致用)如果Rt△BEF和等腰Rt△ABC有一个公共的顶点B,如图2,若顶点C与顶点F也重合,且∠BFE= ∠ACB,试探究线段BE和F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 (3) (拓展应用)如图3,若顶点C与顶点F不重合,但是∠BFE= ∠ACB仍然成立,(学以致用)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证明你的结论.
下列区域特征匹配错误的是     (      )
A .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台湾省 B . 高原湿地——东北三省 C .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D .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中央日报》曾评价近代一场运动“在中国外交史上占了民众外交史的第一页”,称其为“外交的当头棒,文化的奋兴剂”,并肯定学生运动为“吾国政史上国民意识集合表现之一创端,亦为近年民族运动之一壮举”。这场运动(    )
A .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 . 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 C . 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 D .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由于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它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桥梁”。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

    革命(改革)名称

    废除的旧制度

    领导人物

    历史影响

    美国

    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俄国

    1861年改革

    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日本

    幕府制度

    明治天皇

  2. (2) 19世纪末,中国进行的改革尤为艰难,仁人志士抛洒热血,却无力回天。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3. (3)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请用美国近代史上的相关史实论证该观点。

- Mum, could you buy me a dress like this?   

- Certainly, we can buy ______ one than this but __________this one.

A . a better; worse than B . a cheaper; as good as C . a worse; as good as D . a more important; not as good as
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A . 31=﹣3 B . 20=1  C . a2×a3=a5    D . (a23=a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19年左右,“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国家失去了信任,并且发觉很难将西方同时看成导师和压迫者”。此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转向(    )
A .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 . 提倡封建传统文化 C . 宣传马克思主义 D . 批判西方民主思想
— When did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in Japan happen?

— It happened ____________ 13:46 ____________ the afternoon of March 11th.

A . on; in B . at; on C . at; in D . on;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