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五年级语文试题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星期一,我们举行了严格的升旗仪式。

②在我们班,我首先第一个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

咬文嚼字

探:①寻找,搜索。②暗中访查。③看望。④伸出。

探望  探听  探头  探脑  探测

阅读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选段,回答问题。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  人总是要死的 有的重于泰山  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  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我一定要活下去  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 (1) 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 (2) 找出文中描写司马迁心理活动的句子。

选词填空。

抢救      拯救      挽救      救助

  1. (1) 老爷爷得了重病,医生们正在全力
  2. (2) 语文老师每月拿出一百元钱,一名失学儿童。
  3. (3) 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危险,一心只想自己的幼儿。
  4. (4) 海力布为了乡亲们的生命,最后牺牲了自己。
课外阅读

我们大杂院里

    ①我们大杂院里,有一家姐弟俩。姐姐芸芸,弟弟豆豆。姐姐比弟弟大十几岁。父母早逝,姐弟俩相依为命。

    ②每天,芸芸用自行车把豆豆送到学校,下午去学校里接。上学与上班的方向正相反。豆豆大些了,便乘车上学。芸芸把豆豆送到车上,下午还要到车站去接,领着他过马路。芸芸放心不下的,自然是豆豆的安全。记得学校第一次组织游泳,老师带队,可芸芸还不放心,她请了半天假,坐在游泳池边上,两眼一点儿也没有离开水里的豆豆。在家里,芸芸管着弟弟专心看书,做作业,别的,几乎什么都不让他干。

    ③芸芸的工资,除了生活必要(    )外,就全供豆豆念书了。豆豆升上高中后,芸芸给豆豆买了台收录机,为的是学好外语。那机子的按键旋钮又多又复杂。豆豆用时,芸芸给插上插头,放好磁带,“咔哒”打开机子,调好音量;豆豆说声“(    )”,芸芸又“咔哒”一声关上,取出磁带,拔下插头。

    ④豆豆考上了大学。只是学校在外地,芸芸一直把弟弟送到学校,安顿好才回来。一天,豆豆突然从学校跑了回来。他站在芸芸面前,抹着眼泪,说:“姐姐,我不念书了,就和你生活在一起一辈子。”

    ⑤芸芸惊讶地看着豆豆,半天才闹明白。原来豆豆到了学校不会(    )衣服,不会(    )被子,甚至到饭堂买饭时,不知买几两的才合适。

    ⑥芸芸这时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了。

  1. (1) 数下面字的笔画,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乘:9画 B . 第:12画 C . 键:13画 D . 插:11画
  2. (2) 给文中括号处选择正确答案(    )。(填序号)   

    A . 开支  不用了  洗  缝 B . 开支  谢谢  烫  叠 C . 费用  请帮忙  洗  拆 D . 开支  不用了  洗  叠
  3. (3) 第②自然段中哪些表示动作的词反映出芸芸对豆豆的关心过度?在原文中找出来。

  4. (4) 用“∥”将原文分为三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5. (5) 本文的题目是“我们的大杂院”,你能不能给它一个更好的题目?(   )   

    A . 芸芸和豆豆 B . 茫然的爱 C . 姐弟情 D . 溺爱的害处
读句子,加标点。

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②我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 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雪啰下雨啰 


想象一下:海力布是怎样把实情告诉乡亲们的?
课外阅读。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备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夏日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这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了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的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

    我预测这你的未来。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等一场台风袭过,那哕哕蝉鸣变成了凄切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只是到你所在的那个枝丫上又冒出了一个嫩芽。等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的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生死轮回的要谛。

  1. (1) “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有一句古诗表达了这种意境,请写出这句古诗。

  2. (2) 你认为作者谈一片树叶的整个生命过程的目的是什么?

  3. (3) 认真领悟文章然后说说:作者观察一片树叶得到的启示究竟是什么?所悟到的生死轮回的要谛又是什么?

  4. (4) 本文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和散文家东山魁夷,他的文章说成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一点也不为过,你读完本文后,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请用语言进行描述。

  5. (5) 平时你观察过树叶吗?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有哪些?

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  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 (1) 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
  2. (2) 由选段可知,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根据建造的,三是
  3. (3)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 . 介绍了圆明园中的建筑和景物,其艺术风格不仅富有诗意,而且还中西结合。 B . 写出了漫步园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C . 这段话为后文圆明园遭到毁坏作铺垫。 D . 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
  4. (4) 仿写选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们的校园很美丽,有,也有;有,也有

写出反义词

生疏—   鲜为人知—   常客—

按拼音写汉字

mìng yùn

sī shā

fēng máng

比一比,再组词。

   曰   乃   诣    禽

   日   及   指    擒

读诗《寻隐者不遇》,解释诗句内容

①只在此山中,

②云深不知处。

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为了一片灰烬。(缩句)园林艺术化为灰烬 B .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难道圆明园的毁灭不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吗? C .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划线的关联词写句子)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D . 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改转述句) 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让我自己做饭吃。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不管……也……    虽然……但是……    如果……就……

为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自己的名字不会为人所知。

“名利”二字在王承书心中一向是十分渺小的,她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

王承书从没接触过提炼浓缩铀技术研究领域,她决心攻克这个难关。

不掌握这项核心技术,不能制成原子弹。

将下列关联词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______会掉进水里。

A . 如果……就…… B . 无论……都…… C . 尽管……也…… D . 不是……而是……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②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她手中的蜡烛熄灭了。

蜡烛烧到金属管处,会自动熄灭。

④伯诺德夫人为了情报的安全,想了许多办法,始终放心不下。

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眼睛          的毛票

的母亲          的脊梁

根据语境,依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观点。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它包含了父爱、母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在童年时光中,家人的言语和行动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关爱。请选择生活中家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最令你感动的1件事,写一篇记事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围绕题目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把事情发生经过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