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些年来,围绕中共浙江省委提出的建设“法治浙江”的重大决策,全省上下协同努力,民主法治建设步伐加快,社会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维护和促进了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材料二 2009年,浙江省在进一步贯彻实施全国性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开门立法、问计于民。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条例、省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省政府制定了省著作权管理办法、省节约用水办法等一系列地方行政法规,并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材料三 2009年,全省法院新收各类案件671 058件,办结651 256件,同比分别上升23.83%、20.36%;全省检察机关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78 792人,提起公诉97 128人,同比分别上升3.6%和4.3%。其中,有相当部分案件的立案、侦查依靠并发挥了群众的作用。 材料四 2009年,浙江按照建设“法治浙江”的要求,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针对不同普法对象的特点,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增强普法对象的法律意识,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浙江是如何坚持和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   答案: (1)浙江省委提出“法治浙江”的重大决策,省人大和省政府开门立法、问计于民,执法机关办案发挥群众作用,充分体现了浙江省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浙江进程中,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浙江省在进一步贯彻实施全国性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省人大和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法规,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有法可依要求,为建设法治浙江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3)法院、检察院依法办案,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为建设法治浙江提供了重要保障。 (4)浙江积极推进普法教育,有利于增强政府、公民及其他普法对象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其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为法治浙江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
政治 试题推荐